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贝克街站

伦敦地铁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貝克街站map
Remove ads

贝克街站(英语:Baker Street tube station)是一个位于英国伦敦贝克街马里波恩路英语Marylebone Road交叉路口的伦敦地铁车站,属伦敦第1收费区英语Travelcard Zone 1并设有5条线路服务[2]。此站是其中一个大都会铁路的原初车站,于1863年启用,是全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3]

事实速览 贝克街Baker Street, 位置 ...

本站在环线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上介于大波特兰街站埃奇韦尔路站之间,在大都会线位于大波特兰街站和芬奇利路站间,在贝克卢线介乎摄政公园站马里波恩站间,在银禧线上则介于庞德街站圣约翰伍德站[2]

Remove ads

位置

车站在贝克街马里波恩路英语Marylebone Road和奇尔特恩街(只限有票者)设有出入口。附近名胜包括摄政公园罗德板球场福尔摩斯纪念馆杜莎夫人蜡像馆

概要

大都会铁路的所有原初车站中,浅层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站台保存得出口。站台的石碑显示车站的旧计划和照片[4]

此车站结构比较复杂。浅层车站与大都会线车站连结。此站也是部分大都会线列车的总站,但亦设有连接弯道在站台过后接上环线路轨,容许大都会线列车开进伦敦城阿尔德门。在此以下是贝克卢线和银禧线的深层地铁站,并布置成同台换乘站[5],而两条线路在车站北端设有连接路轨。然而,进入贝克卢线和银禧线只可使用滚梯[6]

Thumb
一列开往巴金的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列车抵达贝克街1863年站台
Thumb
大都会线站台

车站设有十个站台,成为伦敦地铁最多站台的车站[7]。自从瑞士屋站和圣约翰伍德站取代大都会线上介乎芬奇利路和贝克街的三个车站后,平均需时5分半钟来往[8]

1980年代贝克街站的最旧部分重置工程将其带回1863年的外观[9]

车站改善工程

无障碍通行计划

2008年TfL提出了一项计划,在浅层站台提供无障碍通行。整个计划是伦敦交通局资助计划(但并不是特地进行的工程,而是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结果)[10][11]

与大都会线1至4号站台(服务来往芬奇利路的列车)会由一条由贝克卢线和银禧线票务厅的一条桥提供,并在每个岛式站台都设有一部电梯。透过一条由1和2号站台的通道,亦将提供到5号站台的无障碍通行(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东行列车)。而6号站台(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西行列车)将由拆除车站外面、位于马里波恩路北侧的三角形大厦,并取代马里波恩路下方的公共地下人行通道以提供一条来往5号站台到该隧道的电梯连接和另一端连往6号站台的电梯。取代三角形大厦亦同时作为车站的紧急出口[12]

伦敦交通局在2008年10月1日申请计划许可,但后来彻回计划(由于计划提供无障碍通行往1至4号站台的部分属交通局许可发展权,因此不需计划许可)[13]。然而交通局在2009年3月31日宣布受财政紧绌影响推迟无障碍通行计划[14]

Remove ads

站台延长

为了容许较新和较长的S型列车,并于2010年8月开始在大都会线营运,1号和4号站台已经延长[15]。然而,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的5号和6号站台受到站台的密封影响并未延长以容纳新的S7型列车,而采取了选择性乘降门操作的方法。

历史

Thumb
线路图显示介乎帕丁顿和法灵顿的原初线路

在19世界前半,伦敦的人口和面积都大规模发展[note 1]。繁忙的街道和该城里程西面和北面许多火车站的里程促使许多国会提案,以兴建新铁路线进入伦敦城内[note 2]。1852年,查尔斯·皮尔逊英语Charles Pearson计划了一条由法灵顿到国王十字站的铁路。虽然该计划获得伦敦城的支持,但铁路公司对此不感兴趣,而公司挣扎着推进计划[21]。贝斯沃特、帕丁顿及霍尔本桥铁路公司成立,以连接大西部铁路的帕丁顿车站和皮尔逊在国王十字的线路[21]。一项法案于1852年11月发表[22],并于1853年1月其领导人首次与委任的约翰·福勒英语Sir John Fowler, 1st Baronet作为其工程师[23],并提交了几个来往帕丁顿车站法灵顿站线路的法案[24] 。公司名亦更改为大都会铁路[21][25][note 3],而线路在1854年8月7日获得通过[24][26]

工程于1860年3月开工[27],而从帕丁顿到国王十字绝大部分都采用明挖随填方式建造,从那以东以一条短隧道,接着沿开口的暗渠菲利特河前往新的斯密斯菲尔德肉市场[28][29]。工程因一些意外而延误[30],但在1862年末以130万英镑完工[31]。铁路于1863年1月10日星期六向公众开放[32][note 4]。大都会线在1861年获准加入两条由国王十字到法灵顿街的轨道(城市扩阔线英语City Widened Lines),以及在1864年四轨东延至沼泽门[34][35][36][note 5]。往阿尔德斯门街及沼泽门街(现时巴比肯沼泽门)的延线于1865年12月23日启用[38][note 6]。1868年4月13日,大都会铁路启用了大都会及圣约翰伍德铁路英语Metropolitan and St John's Wood Railway的第一段,作为现有线路的支线[40]。此线服务开放式站台,并于1892年逐步北延至威尔士登绿地并再北延至艾尔斯贝里镇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维尔尼交汇站英语Verney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里程贝克街超过80公里)[40]。大都会铁路车站主要和尤斯顿竞争,该处伦敦及西北铁路英语London and North Western Railway提供慢车前往米德塞克斯沃特福德,后来与马里波恩竞争,该处大中央铁路在同线提供快车前往艾尔斯贝里甚至更远。

接下来的几十年,此段大规模重建以提供四个站台。现时的大都会线配置多为1925年,而部分由建筑师查尔斯·沃特·克拉克英语Charles Walter Clark设计的地面大楼亦由此时开始。作为Transported by Design英语Transported by Design活动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10月15日经过两个月的公众投票后,贝克街地铁站站台被伦敦人选为其中一个十大最喜爱的交通设计标志[41][42]

Remove ads

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1860年11月,一项法案提交至国会,以兴建一条由大西部铁路总站帕丁顿前往牧者丛哈默史密斯的铁路[43][44][note 7]。1861年7月22日授权为哈默史密斯及城市铁路[45][note 8],于1864年6月13日开放[47][note 9]。1871年,介乎西邦尔公园和帕丁顿之间、与大西部铁路平行的两条轨道由哈默史密斯及城市铁路使用[46]

环线

大都会铁路由帕丁顿南延至南肯辛顿和由沼泽门东延塔丘的计划在1864年7月29日获许[49][note 10]。为了确保充足通风,除近康普登山英语Campden Hill421码一段隧道外均为明挖随填[51]。1868年10月1日通车至布朗普顿英语Brompton, London(格洛斯特路)(现时为格洛斯特路[52][48]。三个月后的1868年12月24日,大都会东延至南肯辛顿[note 11]

Thumb
1871年“内环线”开始服务,由市长官邸开始经南肯辛顿和帕丁顿前往沼泽门街。两间公司在肯辛顿高街和南肯辛顿之间各自拥有自己的轨道。

两间公司自此开始联合营运“内环线”服务,由市长官邸开始经南肯辛顿和帕丁顿前往沼泽门街,每十分钟一班[note 12],另有区域线的辅助服务来往市长官邸、西布朗普顿、哈默史密斯及城市铁路和大西部铁路介乎埃奇韦尔路和沼泽门街一段[53]。该线的另一端,南肯辛顿站以南的区域线于1871年7月10日开放[54][note 13],而西布朗普顿延线的伯爵宫站于1871年8月30日启用[48]

贝克卢线和银禧线

Thumb
贝克街和滑铁卢的原初线路

1891年11月,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现时贝克卢线)的兴建私人法案英语Local and Personal Acts of Parlia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提交至国会[56]。铁路在马里波恩站以后将完全位于地下[57]贝克街滑铁卢前往象堡[58][56]。线路于1900年获批[59][60]。工程在本杰明·贝克爵士英语Benjamin Baker (engineer)、W·R·加尔布雷斯和R·F·彻奇的指示下于1898年8月展开[61][62]。这些工程由堡区Perry & Company of Tregedar Works进行[62][note 14]。在1905年末开始进行调试运行[66]。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于1906年3月10日由埃德温·康沃尔爵士英语Edwin Cornwall揭幕[67]。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第一段于贝克街兰贝斯北(当时名为“肯宁顿路”)运行[68]。贝克街当时是临时北端总站,直至1907年3月27日延长至马里波恩[3][68]。原初车站大楼位于贝克街,并以电梯连接地铁站台,但于1914年加入滚梯辅助,利用大都会线下方挖掘的新大厅连接大都会线和贝克卢线站台[69]

1939年11月20日,加入了额外南行站台,并将贝克街和芬奇利路站的隧道连接后,贝克卢线取代了大都会线停靠芬奇利路和温布利公园一段和史丹摩支线[40]。现时贝克卢线票务处和前往下大厅的滚梯亦于同日起提供[70]

银禧线增加了额外的北行站台,并自1979年5月1日起取代了贝克卢线前往史丹摩的服务[3][71]

Remove ads

事故

1925年6月18日,电力机车4号在通过一个正在由绿灯转为红灯的信号后与一列客车相撞,六名乘客受伤[72]

1973年8月23日,票务厅一个购物袋内发现一个炸弹[73]。炸弹随即被爆炸品处理拆除雷管。一周后,在8月30日,一名职员在天桥再发现有人留下另一枚炸弹,同样未造成任何伤亡[74]

特色

贝克街站的整体布局算是比较复杂者,除大都会线使用地面站台之外,其他线路的轨道都深入地底。尽管贝克街是大都会线中途的一个站,但有时亦作为部分大都会线列车的南端终点站,以本站作为终点的大都会线列车通常从1号及4号站台发车,在站台之后甚至有联络环线及大都会线的轨道。其下则是贝克卢线及银禧线的深层站台,两者间可行同站台平行换乘。此外本站也是伦敦地铁中站台最多的一站。

贝克街站的站台是早期大都会铁路诸站中,保存最完善者,沿着站台边缘甚至有显示旧时计划及照片的纪念匾。而由于本站接近柯南·道尔小说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住所,因此在玛莉勒本路出口外设立了一尊其雕像以兹纪念。在1980年代的一次翻修工程中,将本站最古老的部分恢复至1863年甫通车时的样貌。

图片

Thumb
售票大厅
Thumb
大都会线地面站台
Thumb
贝克卢线地下站台

车站周边

服务

贝克卢线

在贝克卢线上,此站位于摄政公园马里波恩之间[2]。北行列车可以以女王公园石桥公园哈罗及威尔德斯通为总站,而南行列车可以以皮卡迪利环岛兰贝斯北象堡为总站[75]。 一般班次如下[76]

  • 每小时6班列车经女王公园及石桥公园往哈罗及威尔德斯通(北行)
  • 每小时3班列车经女王公园往石桥公园(北行)
  • 每小时5班列车往女王公园(北行)
  • 每小时14班列车往象堡(南行)

银禧线

在银禧线上,该站位于庞德街站以南和圣约翰伍德站以北之间。南行列车通常以斯特拉特福站和北格林尼治站为终点站,但在格林公园、滑铁卢、伦敦桥、金丝雀码头和西汉姆设有额外的折返点。北行列车通常在斯坦莫尔、温布利公园和威尔斯登格林终点站停靠,但在芬奇利路、西汉普斯特德和尼斯登设有额外的折返点。

非高峰时段每小时列车服务为:

  • 每小时24班南行至斯特拉特福
  • 每小时12班北行至斯坦莫尔
  • 每小时4班北行至西汉普斯特德
  • 每小时4班北行至温布利公园
  • 每小时4班北行至威尔斯登绿地

本线的夜间地铁服务(周五晚上至周六早上和周六晚上至周日早上)每小时列车数量为:

  • 每小时6班南行至斯特拉特福
  • 每小时6班北行至斯坦莫尔

大都会线

大都会线是伦敦地铁唯一一条运营快速列车的线路,不过目前快速服务仅在高峰期运行:主要是早高峰南行,晚高峰北行。南行快速列车在沼泽公园站山上哈罗站芬奇利路站之间不间断运行,而半快速列车在山上哈罗和芬奇利路之间不停站运行。北行快速列车和半快速列车会在温布利公园站停靠。

该站位于大波特兰街站(与东边的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共用轨道)与北边的芬奇利路站之间。南行列车可在此终点,然后返回北边前往厄克斯布里奇、阿默舍姆、切舍姆或沃特福德,这些地方使用1号和4号站台。

非高峰时段每小时列车班次为:

  • 每小时12班南行服务至阿尔德门站
  • 每小时4班南行服务在此站终止
  • 每小时2班北行服务至阿默舍姆站(所有车站)
  • 每小时2班北行服务至切舍姆站(所​​有车站)
  • 每小时4班北行服务至沃特福德站(所有车站)
  • 每小时8班北行服务至阿克斯桥站(所有车站)

环线

在环线和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上,此站位于大波特兰街埃奇韦尔路之间。[2]一般平峰时段服务如下:

哈默史密斯及城市线

在1877年10月1日至1906年12月31日期间部分哈默史密斯及城市铁路列车经哈默史密斯(格罗夫路)站英语Hammersmith (Grove Road) railway station伦敦及西南铁路英语London and South Western Railway延长至里士满[80][note 15]

此站位于大波特兰街埃奇韦尔路,并与环线和大都会线共轨[2]。一般班次如下:

  • 每小时3班列车东行往巴金[81]
  • 每小时3班列车东行往普拉斯托[81]
  • 每小时6班列车西行往哈默史密斯[81]

接驳交通

伦敦公交2、13、18、27、30、74、82、113、139、189、205、274、453[82]路,以及夜间线路N13、N18、N74、N113、N205[83]路服务此站。此外,27、139、189、453路提供24小时服务[82][83]

相邻车站

注释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