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贝尔纳多特·埃弗利·施密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贝尔纳多特·埃弗利·施密特(英语:Bernadotte Everly Schmitt,1886年5月19日—1969年3月23日)是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于1924年至1946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现代欧洲历史教授[1]。他最著名的研究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强调德国应该对战争负上主要责任,并反对修正主义的观点。[2]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3年6月28日) |
Remove ads
生平
施密特获得了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以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学位。[3]1906年首次访问德国后,施密特对德国产生了长期的敌对情绪。1916年,他因出版《英德关系,1740-1914》一书而受到关注。著作《即将到来的战争,1914》(1930年出版)为他赢得了1930年美国历史学会乔治·路易斯·比尔奖和1931年普利策历史奖。
主要作品
《即将到来的战争,1914》(The Coming of the War, 1914)等,该著作获得1931年普利策历史奖。
这部作品是施密特最为人熟知的著作之一,对两年前(1928年)悉尼·费伊(Sidney Fay)所发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提出了异议。费伊认为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对一战的爆发负有主要责任,而施密特坚持德国是导致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
施密特、路易吉·阿尔贝蒂尼(Luigi Albertini)和皮埃尔·雷诺万(Pierre Renouvin)所代表的“正统”学派,与费伊、哈里·埃尔默·巴恩斯(Harry Elmer Barnes)等“修正主义”学派之间的争论,主导了有关“战争罪责”的学术讨论。“正统”学派认为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有主要责任,而“修正主义”学派则将责任归咎于协约国。
影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