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赤柱卜公码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赤柱卜公码头(英语:Blake Pier at Stanley)为香港一座公众码头,位于香港岛南区赤柱赤柱广场旁,即赤柱湾之北岸,名称来自香港第十二任香港总督卜力。
历史
第一代的中环卜公码头前身为毕打码头,因第十二任港督卜力而更名为卜公码头。码头原位于交易广场原址,于1920年搭建,码头上盖以“铸铁”建造。
1965年,码头随维港填海工程而清拆,并在原址重建,而上盖随后转移至黄大仙摩士四号公园的露天圆形剧场。重建后的码头在1993年中环再度进行填海时拆卸。
直至2005年,建筑署为赤柱海滨改善研究规划设计时,决定将上盖重置赤柱公众码头。
到了2006年时,码头上盖已拆件并编好号码,运到广东省的工厂,进行翻新及清除铁锈工程。
2007年7月27日,赤柱卜公码头重置完成[3]。
2020年3月,有市民发现赤柱卜公码头的三条防撞栏飞脱,支撑上盖的铁柱出现裂痕并生锈,铁柱更以胶纸封起了事[4]。
渡轮服务
翠华船务提供定期的街渡服务来往香港仔、赤柱卜公码头和蒲台岛。
-
远摄卜公码头
-
远摄卜公码头(2019年)
-
上盖于2006年时曾进行翻新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