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赵仁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赵仁恺(1923年2月16日—2010年7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核动力工程专家,曾参与开拓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生平
1950年代参加了中国核潜艇自主化工作,开始曾主持核反应推研制工作,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所幸受到彭士禄保护,此后配合彭士禄进行核潜艇核反应堆研制工作。赵仁恺和同事们作为第一批拓荒者从北京来到四川大山沟里建立核潜艇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基地,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核潜艇动力装置,为中国首艘核潜艇下水作出巨大贡献。
1979年,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为彭士禄,另两位副总设计师为黄纬禄、黄旭华)[1]。
1988年在南海参与核潜艇深水试验,第一次实际潜深近200米,已经创造了中国核潜艇交付后的下潜纪录;第二次深潜试验下潜到230米后,艇内陆续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咔、咔”响声,潜艇与水面指挥艇之间的通讯一度中断,在如此危险的深潜环境中,赵仁恺与同事们完成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究论证和试验试航等工作的所有关键步骤。他十分重视安全运行,晚年他对于四十年来动力系统没有出现重大事故感到自豪。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