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赵俪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俪生
Remove ads

赵俪生(1917年4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原名俪生以字行笔名冯夷山东安邱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曾任兰州大学教授。赵俪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中持与郭沫若一派不同的历史观,曾着力于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

Thumb
赵俪生青年时代照片

生平

赵俪生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期间曾参与一二九运动左翼活动。1947年。出任国立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9年,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但因与郭沫若的矛盾被迫离职,后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任教,1957年因政治原因远调兰州大学。1958年,因政治形势变化被划为右派,遭受长期迫害[1][2][3][4][5]

1978年,赵俪生重返讲坛。同年,中国大陆恢复研究生招生,赵俪生首届招收秦晖杨善群白文固霍俊江马明达葛金芳杨木七名研究生,他将这七人称为“七只九斤黄”,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嫡传弟子。这七人后来大都于高校任职[6][7]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