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轴心国与同盟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轴心国与同盟国(英语:Axis & Allies)是一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略图版游戏,一共售出近2百万份[1]。轴心国与同盟国原本由拉里·哈里斯(Larry Harris)设计,新星游戏设计在1981年推出[2][3][4], 后来米尔顿布拉德利公司在1984年重新推出上述游戏,此版本被称为轴心国与同盟国:经典(Axis & Allies:Classic),用来分别其他后来的版本。1996年,轴心国与同盟国:经典被入选冒险游戏艺术与设计学院(Academy of Adventure Gaming Arts & Design)冒险游戏名人堂[5]。美国游戏杂志也把轴心国与同盟国加入它的名人堂[6]。
1984年,孩之宝收购了米尔顿布拉德利公司。1998年,孩之宝收购了Avalon Hill。1999年,孩之宝把轴心国与同盟国移至Avalon Hill。同年,孩之宝收购了威世智。2004年,孩之宝把Avalon Hill成为了威世智属下的品牌。轴心国与同盟国系列目前是Avalon Hill最畅销的游戏。
Remove ads
版本
- 附注
- 与轴心国与同盟国:经典比较
- 由于中国工业生产力有限,是中国是一个由美国玩家同时玩的势力,国军士兵是浅绿色(而美军是深绿色)。
- 意大利第一次在轴心国与同盟国系列里以独立的势力出现,意军士兵的颜色是啡色。
- 法国第一次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中出现,法军的颜色是蓝色。
- 由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太平洋和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欧洲合并来玩
- 由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太平洋(第二版)和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欧洲(第二版)合并来玩。
Remove ads
玩法
在每一个版本的轴心国与同盟国中,玩家将饰演每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包括德国、日本、苏联、英国或美国。 在轴心国与同盟国:50周年版中加入意大利成第3个轴心国以及中国成为第四个同盟国。 在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太平洋中加入了澳新集团军(澳洲和新西兰)和中国。在轴心国与同盟国:1940年欧洲中加入了意大利和法国。 轴心国玩家目标是对抗同盟国玩家,占领他们的领土,反之亦然。 在早期的版本中,这由占领目标领土——对手的首都。在后期的版本中, 玩家必须占领除首都以外的领土——就是目标城市(victory cities)所在的领土。 在原本Milton Bradley 的版本——轴心国与同盟国:经典中, 轴心国可以靠占领一定领土,直到回合结束时经济实力超越同盟国获胜,经济胜利在后期的轴心国与同盟国版本中被取消。
每当论到该玩家时,他必须决定如何使用他的IPC("Industrial Production Certificates"), IPC是本游戏中的货币,玩家可购买新部队、研究他的部队使部队变强(早期版本)或维修受损建筑物(后期版本)。接着,玩家可移动他的部队并发动战斗,所有战斗结束后,玩家继续移动他的部队,但这些移动不能发动任何战斗或占领一地。所有移动结束后,玩家可摆放他们最初购买的部队以及获得基于他占领的领土所得的IPC总值,然后到下一个玩家的回合。当同盟国或轴心国达到目标时,游戏结束。
战斗分成数种类别,但所有种类的战斗都分成回合。在每一个回合中,攻击方和防守方都会掷骰子决定他们的部队是否击中对方的部队,若掷出来的数字等于或低于该部队的攻击或防守的点数,该部队击中对手,对手的损失则由对手选择。部分战斗,例如战略轰炸,登陆作战时海军对陆上部队的攻击或防空攻击只有一个回合,其他由攻击者选择继续战斗或撤退,一场战斗会在其中一方的部队全歼或攻击方撤退。一个回合内的战斗发生的先后次序是由攻击者决定,但一场战斗可能影响其他战斗战斗人员的数量。
Remove ads
兵种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