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范布伦 (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布倫 (遊戲)
Remove ads

范布伦(英语:Van Buren是由黑岛工作室开发、后遭取消的电子角色扮演游戏项目代号。企划定位是辐射系列第三部主要作品,于2003年中止。游戏背景设定于2253年,玩家操控越狱的囚犯,在探索美国西南部地区的同时,躲避机器人狱警的追捕。游戏主要反派是疯狂科学家维克多·普雷斯珀,其意图借着不知情的逃犯之手,在地面传播致命病毒。游戏玩法融合了即时战术与回合制战斗,玩家可与非玩家角色组成队伍探索地图,每个非玩家角色会做出影响剧情走向的独立决策。

事实速览 范布伦, 类型 ...

黑岛工作室在启动《范布伦》项目前,还计划开发过一次辐射系列第三部正统续作。在首次尝试夭折后,游戏设计师克里斯·阿瓦隆创作了《辐射》主题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剧本,并在工余时间为两组黑岛工作室成员分别主持游戏。《范布伦》中几乎全部的内容设定都源于这两组玩家的行为演绎。因发行商Interplay娱乐的经营与管理问题,项目开发受到严重影响;阿瓦隆和接任首席设计师的乔许·索耶先后离职。2003年12月,《范布伦》项目正式取消,资源被调配至《辐射:钢铁兄弟会》的开发。不过,《范布伦》部分剧情元素后来被2010年发行的《辐射:新维加斯》采纳,而玩家群体则根据在网络流传的700页设计文档和可玩演示版,持续尝试重现这个未竟之作。

Remove ads

剧情和玩法

Thumb
游戏画面以等轴测形式呈现

《范布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253年,情节围绕一名囚犯展开[1][2]。玩家可以自行决定这名囚犯是确实有罪还是蒙冤[1][2]。玩家还能选择囚犯的种族:人类、尸鬼或是超级变种人[1]。这一选择继而影响玩家所能接到的任务、可互动的聚落以及可使用的技能[1]。游戏以主角“囚犯”成功越狱开始,玩家须操控角色一边逃离机器人狱警的搜捕,一边探索美国西南部地区[2]。游戏地图涵盖了亚利桑那州科劳拉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玩家可以造访丹佛市大峡谷等地点[2][3]

在游玩过程中,玩家将逐渐了解到主角身携致命病毒,即使侥幸存活也将丧失生育能力[4]。玩家也会发现,若想让机器人狱警停止追捕,就必须捕获其他越狱的囚犯[4]。随后游戏会揭示反派疯狂科学家维克多·普雷斯珀(Victor Presper)的阴谋:他利用这些囚犯作为载体在地表传播病毒,同时诱使主角捕获逃犯以换取狱警停止追捕自己[4][5]。当主角把逃犯送回牢房,监狱电脑便会自动计算他们的逃亡路线和病毒的传播范围;一旦有足够数量的逃犯回到监狱,电脑便会启动位于太空轨道的核武器平台,清除受感染的人口,达成普雷斯珀“净化”地球表面的愿望[4]。游戏设有多重结局,具体结局取决于玩家在整个故事中的行动选择,例如主角利用普雷斯珀的核武器平台摧毁地表部分区域[5]。除了主线剧情外,游戏还有涉及多方势力的支线剧情,例如钢铁兄弟会英语Brotherhood of Steel、处于内战的新加州共和国英语New California Republic、以罗马军团为原型的部落军队凯撒军团(Caesar's Legion)、母系部落赫卡忒之女(Daughters of Hecate),以及散布各地的奴隶贸易部落、摩尔门教信徒等等[5]

《范布伦》融合了即时战术回合制英语Turn-based tactics战斗玩法[6]。玩家可以与一队非玩家角色同伴探索地图,他们会做出独立的决策,进而影响故事情节[7][8]。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还会遭遇另一批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敌对角色,他们的决策也将持续推动故事发展[4]。此外,玩家可自定义技能发动时响起的主题音乐,还能修复铁路线开启快速旅行功能[7][9]

Remove ads

开发与取消

Thumb
游戏设计师克里斯·阿瓦隆曾为两组黑岛工作室成员分别主持以《辐射》为主题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玩家的行为演绎最终催生了《范布伦》中几乎全部的内容设定

在1998年《辐射2》发售后,黑岛工作室决定辐射系列进入3D时代,即第三作改用3D图形画面[10]。该作与《异域镇魂曲》同期开发[10]。团队利用3D游戏引擎“NDL”开发游戏,惟3D开发经验不足,以致制作进度迟缓[10]。在发行商Interplay娱乐取消项目后,团队转而开发《冰风谷[10]。另一方面,游戏设计师克里斯·阿瓦隆英语Chris Avellone获悉Interplay娱乐有意之后重启项目,便预先规划游戏设计[1]。他创作了《辐射》主题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剧本,并在工余时间为两组黑岛工作室成员分别主持游戏,并隐瞒了双方行动会产生联动的设定[10]。《范布伦》中从角色到故事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演绎自两场桌面游戏中的玩家行为[10]

当时,Interplay娱乐正陷入为期数年的财务困境[11]。记者凯特·贝利(Kat Bailey将Interplay娱乐的财务困境归因于游戏开发成本的上升,以及1990年代末美国游戏业重心转向主机平台;裁员和撤项成了Interplay娱乐旗下工作室的常态[11]。由于Interplay娱乐失去了龙与地下城系列游戏的电脑版授权,黑岛工作室正在开发的该系列游戏《博德之门3:黑色猎犬英语Baldur's Gate III: The Black Hound》被迫于2003年取消,对公司前景失去信心的阿瓦隆也在不久后辞职[4][11]。谈及这段时期,阿瓦隆评论道:“[Interplay娱乐创始人]布莱恩·法戈英语Brian Fargo那时已经离开,公司的愿景也随之而去。我们明白[Interplay娱乐]需要盈利,甚至已经开始切身感受到压力。”[3]在《博德之门3:黑色猎犬》取消后,Interplay娱乐指示黑岛工作室改造游戏引擎,专注于开发代号为“范布伦”(Van Buren)的《辐射》新作[12]。该代号源自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1]

乔许·索耶接任《范布伦》的首席设计师,汤姆·弗伦奇(Tom French)担任制作人[11][13]。接手的新班底规模缩小,索耶不得不精简阿瓦隆撰写的剧情框架[13]。开发期间,索耶多次申请让Interplay娱乐评估项目进展,但始终未获回应[11]。索耶认为Interplay娱乐此番行为,让他觉得“他们不是对我们的工作毫无兴趣,就是根本不在乎”[11]。当Interplay娱乐将项目组最后一位角色设计师调往其他项目后,索耶选择辞职[11]。在此期间,系列创始人、前Interplay娱乐开发者蒂姆·凯恩受邀试玩了《范布伦》的演示版[14]:7:35-8:44。公司副总裁问及剩余工期时,凯恩称一般需时18个月,最快也得要12个月[14]:7:35-8:44。副总裁随即表示,预估制作周期一旦超过六个月,项目就会取消[14]:7:35-8:44。索耶认为凯恩的18个月预估过于乐观,他推测实际开发周期至少需要24个月[15]

由于Interplay娱乐的母公司提图斯互动英语Titus Interactive决定将重心转移至主机平台发行,《范布伦》最终为给《辐射:钢铁兄弟会》让路而遭取消[9]。2003年12月,《范布伦》项目正式取消,黑岛工作室剩余员工全部被解雇[1]。索耶估计,项目在取消前已开发约半年时间[16]。凯恩认为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问题:“我认为,凭借他们剩余的资金、游戏当时的状态以及开发团队的人员配置,根本不可能在六个月内完成。即便勉强完成,这款游戏也绝不会是玩家愿意体验的作品。”[14]:11:20-11:38

Remove ads

后续

贝塞斯达软件在2007年收购了辐射系列的知识产权,并于次年发行《辐射3[9]。该作获得评论界广泛好评,首周销量达500万份[1][9]。《辐射3》的剧情与《范布伦》毫无关联,但后续作品《辐射:新维加斯》采用了《范布伦》部分设定,例如美国西南部的地图场景和“凯撒军团”势力[2][5]。而《辐射:新维加斯》的开发商黑曜石娱乐,正由离开黑岛工作室的阿瓦隆联合创办[11]

2014年,Roxy Friday LLC公司注册了“Meantime”和“范布伦”的商标,其中前者是《废土》未面世续作的代号[17]。有游戏记者指出,Roxy Friday LLC实为布莱恩·法戈旗下inXile娱乐的子公司;法戈曾是《废土》的游戏总监,又可能参与了《范布伦》部分开发工作,故此举或许是项目重启的先兆[17][18]。法戈后来向游戏网站Eurogamer透露,他之所以注册“范布伦”商标,是希望在未来与阿瓦隆都有空暇时,能合作开发一款继承《范布伦》精神的作品[19]

在贝塞斯达软件收购辐射系列知识产权一个月后,网上流出《范布伦》的可玩演示版连同700页的设计文档[9][20]。该演示版并未包含“囚犯”的故事线,而是展示了原计划作为游戏教学的独立剧情线:故事背景设于核战爆发前夕,讲述一座美国小镇遭到受中国支持的共产主义叛乱分子袭击[5]。多年来,玩家群体不断尝试以该演示版为蓝本,务求重现并完成《范布伦》,例如制作《辐射2》与《辐射:新维加斯》的模组,以及使用Unity游戏引擎重制游戏[2][20]乔迪·麦格雷戈(Jody Macgregor在游戏杂志《PC Gamer》撰文,指这款本可能成为《辐射3》的失落之作,在设计资料曝光网络后,逐渐在玩家群体中获得“传奇般的地位”[2]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