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近视
视力缺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近视(near-sightedness,myopia,short-sightedness[1])是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成像在视网膜前的现象,属于一种屈光不正性眼病。近视患者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近视通常从儿童时期发病,到20岁以后即较少进展[2]。
除了视远物模糊外,其他症状可能有视疲劳、头痛[3],严重的近视会增加视网膜剥离、白内障及青光眼的风险[4]。
目前相信潜在肇因来自遗传与环境因素,风险因子为做事时需聚焦于近物、长时间待在室内及家族病史等[4][5],近视也和高社经地位相关[4], 其他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等[1][6]。潜在的构造问题是眼球直径过长,或水晶体太缺乏弹性,但后者较少见[3][7]。近视是一种眼屈光不正,确诊方式是做视力测试。[3]
目前已有实验性的例证指出,尽量让儿童待在户外可预防儿童近视[8][9],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自然光对近视的预防作用[10]。近视可经由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接受手术来矫正。佩戴眼镜是最简单也最安全的;隐形眼镜则可以提供较宽阔的视野,但也伴随着感染的风险;而接受屈光手术可以永久改变眼角膜的形状。[3]
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睛问题,据估计约有 15 亿人患有近视(约占全球人口 22%)[4][11] ,不同地区的近视人口比例差距甚大[4],约占成人的 15~49%[5],男女比例倒是相去无几[12]。近视的儿童在尼泊尔乡间仅占 1.2%,在南非占 4%,在美国占 12%,但却在中国部分大城市却高达 37%[4][5]。自 1950 年代起,近视人口比例持续增加。近视却未经矫正是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放诸四海皆准,其他原因包含白内障、黄斑部退化以及缺乏维他命 A[12]。
Remove ads
症状
近视患者可以在特定距离(视力的远点)内看得清楚,但在这个范围外的物体则是模糊的。通过定期检查,大部分近视患者的眼睛结构与非近视患者并无不同。好发于学龄儿童,并在8至15岁恶化。[13]
病因
一般相信近视的成因是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因素总和导致[14]。风险因子包含: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工作,长时间待在室内,都市化,和家族病史;也跟高社经地位和高教育水准有关。[15]一个双胞胎的研究指出至少涉及一些遗传因素[16]。而近视患者在发达国家中迅速增加,证明也涉及环境因素[17]。
近视的风险可能会从父母遗传[18]。基因连锁的研究在15个跟近视有关的染色体中定位出18个可能的基因座,但这18个基因座中没有一个跟属于造成近视的候选基因。相较于由单一基因座来控制近视的发作,许多突变蛋白质复杂的交互作用才可能是原因。相较于结构蛋白质的单一异常造成近视,这些结构蛋白质的控制异常才可能是造成近视的实际原因[19]。各国近视协作研在欧裔个体中识别出16个新的造成屈光错误的基因座,其中8个跟亚裔相同。这些新的基因座包含具神经传导,离子传输,维甲酸代谢,细胞外基质重塑,和眼睛发展等功能的候选基因。高风险基因的带原者罹患近视的风险增加十倍[20]。
增加近视风险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不足,活动量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和受教育年份的增加[13]。
其中一个假说是缺少正常视觉刺激会造成眼球的不当发展。在这个假说中的“正常”是指眼球在演化过程中的环境刺激,现代人大部分时间待在萤光灯照亮的建筑室内,可能提高近视发生的风险[21]。花更多时间运动和在户外玩乐的人,特别是儿童,有较低的比例近视,指出在进行这些活动中受到的更强、更复杂的视觉刺激能延缓近视。有些初步的证据显示,户外活动对于近视加深的预防效果可能(至少部分)来自于长时间日照会影响视网膜多巴胺的制造和释放。[22]
近距离用眼工作的假说,也称为“用眼过度理论”宣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内及眼外的肌肉紧张。有些研究支持这项假说,有些则不然。虽然存在关联性,但不是明显的因果关系。[23]
近视在患有糖尿病、儿童关节炎、葡萄膜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儿童中也更常见。[13]
构造问题
因为近视是由于屈光错误造成,近视的物理成因可与任何失焦的光学系统相比。Borish 和 Duke-Elder 将近视分成这些物理原因:
- 轴性近视归因于眼睛的轴长过长[24]
- 屈光性近视归因于眼睛折射物质的状态。屈光性近视有两个子分类:
- “曲率近视”归因于眼球的一个或多个折射表面,特别是角膜,曲率过大或是增加
- “屈光率近视”归因于一个或多个眼球介质的折射率的变化[24]
任何出现失焦像差的光学系统,失焦的现象会透过改变光圈大小而增强或减弱。就眼睛而言,放大的瞳孔会加强屈光错误,而缩小的瞳孔会减弱此屈光错误。这现象会造成个体在低照明区域更难看清楚,就算在日照等明亮环境下没有症状。
诊断
近视的诊断通常由验光师或眼科医师来进行。在屈光检查中,会使用自动验光仪或网膜镜得到各眼屈光状态的初步客观评估,接者使用综合验光仪主观地使患者的眼镜度数处方更完善。其他类型的屈光错误是远视、散光和老花。
用临床表现来描述不同类型的近视:
- 单纯近视:除了近视以外一切正常眼睛的近视,通常少于400至600度[25]。这是最常见的近视型态。
- 退化性近视(Degenerative Myopia):又称恶性近视(Malignant Myopia) 或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特征是眼底明显变化,例如后葡萄肿(posterior staphyloma),而且与矫正后的高屈光误差和超常视觉敏锐度有关[26]。这种类型的近视会随着时间恶化。据报导,退化性近视是视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 假性近视(Pseudomyopia):眼睛调节系统痉挛所造成的远视模糊[27]。
- 夜间近视(Nocturnal myopia):没有足够的刺激使得眼睛调节系统仅部分作用,造成远处物体没有正确对焦。[25]
- 暂时性近视(Nearwork-induced transient myopia,NITM):在持续的近眼工作后使远视点偏移而造成的短期近视。[28]
- 仪器近视(Instrument myopia):观看仪器设备(例如:显微镜)时的过度调节。[29]
- 诱导近视(Induced myopia):又称继发性近视(acquired myopia)是由各种药物、血糖提升、核硬化症、氧气中毒(潜水,或氧气高压疗程)或其他异常所造成。[25]磺胺类药物会造成睫状肌水肿,造成水晶体前移,让眼睛失焦。[30]血糖提升会让山梨醇在水晶体中累积造成肿胀,这种肿胀经常造成暂时性近视。修复视网膜剥离所使用的巩膜扣环(Scleral buckles)也可能因为增加眼轴长度而造成近视。[31]
- 屈光率近近视(Index myopia)归因于一个或多个眼球介质的折射率的变化[24]。白内障可能会导致屈光率近视。[32]
- 形体剥夺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发生于视力因为有限的光照视力范围而被剥夺,或是眼睛被人工水晶体修改。
Remove ads
近视度数定义:睫状肌麻痹后,等效球镜屈光力 ≤ -0.5D[33]。
- 近视0至50度(−0.00 ~ −0.50D)一般被归类为正视眼。
- 低度近视一般指50至300度(−0.50 ~ −3.00D)的近视。
- 中度近视一般指300至600度的近视(−3.00 ~ −6.00D)。中度近视患者更有可能罹患色素扩散症候群 (pigment dispersion syndrome)或色素性青光眼(pigmentary glaucoma)。[34]
- 高度近视一般指600度(−6.00D)或以上的近视。高度近视患者更有可能发生视网膜剥离[35]或隅角开放性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36],也更有可能得到飞蚊症或是在视野中出现阴影形状[37]。除此之外,高度近视也与黄斑部病变(macular degeneration)、白内障和重大视障有关。[38]
近视有时也以发病年龄来分类[39]
- 先天性近视(Congenital myopia),又称幼年型近视(infantile myopia)出生时就存在并持续整个婴儿时期
- 青年型近视(youth onset myopia)在幼儿期或是青少时期发生,度数可能会持续变化直到21岁,因此全球的眼科专家一般都不建议任何形式的手术矫正。
- 成年型近视(Adult onset myopia)发作在20岁之后。
预防
目前最有效的药物预防甚至治疗方式是使用长效“散瞳剂”(长效睫状肌麻痹剂的俗误称,主要是硫酸阿托品,其亦有散瞳作用),在北美洲有75%使用,在澳洲有80%使用。待在户外,暴露在强光下[40],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户外活动的时间与近视加深速度成反比[41]。
阅读手机画面使用远距成像放大器(Project Air)[42]。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也是目前诱发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远距成像放大器做视觉辅具,可以将原本 15~50cm 的用眼距离,延长到 100~250cm;距离远了,眼睛的负担就减轻,借此达到预防近视度数增加的效果。
遗传基因
至今,人们已经定位了一些可能诱发近视眼的基因位点,收入人类孟德尔遗传学中,下表列出了这些基因[43][44]:
Remove ads
治疗

- 近视眼镜。近视之后,眼睛将无法看清楚远处,所以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楚远处。
- 使用阅读镜(远视眼镜)。和近视眼镜相反,远视眼镜可以减轻看近处的负担,从而预防近视。这种预防近视的方法被称为近雾视法。[45][46]雾视镜应按验光时的雾视值选配。
- 使用OK(orthokeratology)镜(角膜塑形镜)。OK镜类似于一般的硬性隐形眼镜,可在长期使用中(夜晚)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屈光度或防止近视加深[47]。以往因压迫设计不良及护理液不够进步,可能导致严重的眼部感染[48][49],目前感染率已大幅降低[50]。
- 使用阿托品眼药水[51]。阿托品(或其类似的药物,如哌仑西平与托吡卡胺等M受体拮抗剂)可以麻痹睫状肌,放松其痉挛,从而预防近视。多项研究表明,阿托品眼药水对减缓近视的加深是有效的[52]。但是这类药物也是有副作用的,包括暂时无法看清近处、对强光极为敏感等。
- 激光手术是目前能够快速逆转近视的方法,对部分成年人适用。但它通常并不能使人恢复正常人的视力,且其副作用可能也显著,包括干眼症、炫光、夜视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在若干年后视力严重下降。激光手术在角膜上留下的伤口永远都不会真正愈合,可能受到创伤而错位。其原理是通过激光在角膜上塑形,改变其折射率,从而提高远视力。事实上,美国FDA通过LASIK技术认证的前任主管Morris Waxler最近发现,LASIK厂商及其合伙人(包括眼科医生)在申请FDA认证时隐瞒与伪造了大量关于LASIK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数据[53]。而眼科医师则认为,利用新技术进行手术的安全性更高,尽管Waxler的资料认为新技术的副作用是同样的。因此,激光手术的长期安全性仍然备受争议。
目前的医学,至今无法根治真性近视,所以除了预防,如果遇到近视也应该尽速就医,如果还在假性近视的阶段,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成功的几率也会越高。[54]
管理
近视管理应从初诊到随访具有全流程管理方案,如:屈光档案建立、近视进展预测、干预手段选择与调整等环节,确保近视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为与对照组比较,眼轴增长和屈光度进展的年延缓量和(或)年延缓百分比,并建议评估停止治疗的反弹效应。
相关
- 动物的近视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