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远贺川式土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远贺川式土器(日语:遠賀川式土器),或称为板付式,是弥生时代前期分布于西日本的土器的总称。名称来自于其发现地福冈县远贺川。
发现与名称
1931年,福冈县远贺川下流河床采集到了大量的弥生土器,1937年小林行雄发现从九州到近畿地方都广泛分布着这种土器,具有相同的特征,于是把这类土器命名为远贺川式土器。
现在,“远贺川式”这一名字主要是近畿地区的考古学家在使用,而九州地区的考古学家更倾向于使用“板付式”这一名称。
特征

器型包括有壶、瓮、钵、豆,壶上常饰有木叶纹、羽状纹、平行线纹等纹样。
与更早的本地绳文土器相比,虽然同样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但泥条较绳文土器更粗,且泥条与泥条间接合方向也不同,器型也更类似于朝鲜半岛,因此一般认为这类土器起源于朝鲜半岛。
烧制采用覆盖式平地堆烧,土器烧制时与燃料直接接触,因此表面常有大片黑斑。
参考文献
- 永原庆二监修 石上英一他编集‘岩波 日本史辞典’岩波书店 1999年 ISBN 978-4-00-080093-8
- 金関恕・春成秀尔编集‘佐原真の仕事1 道具の考古学’岩波书店 2005年 ISBN 4-00-027112-1
参见
![]() | 这是一篇与日本历史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