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逆周期缓冲资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逆周期缓冲资本(英语: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简称CCyB)是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制订的监管机制,目前是为了应对信贷过度增长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1]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银行需要建立一定水平的逆周期缓冲资本,其中包括普通股或其他能充分吸收损失的资本构成[2]。逆周期缓冲资本的水平为银行所持有的总风险加权资产的一个百分比[3]。2010年,逆周期缓冲资本比率为0%-2.5%[4][5]

香港

香港在2016年至2018年间分阶段实施逆周期缓冲资本,并由2019年1月1日起全面生效[6]。2019年1月1日起,香港的逆周期缓冲资本为2.5%[7]。2019年10月14日,因香港经济环境恶化,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宣布将香港适用的逆周期缓冲资本由2.5%下调至2.0%[8]。据余伟文估计,若银行的贷款组合结构不变,银行的放贷额度可因此而增加最多3,000亿港元[9][10]。2020年3月1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逆周期缓冲资本进一步调低至1%[11]

英国

2020年3月11日,为了应对2019冠状病毒对经济的影响,英伦银行将逆周期缓冲资本比率从1%调低至0%以增加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额度[12][13]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