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游戏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游戏史可追溯至人类远古时期。[3] 游戏是所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人类互动形式之一。游戏是玩的形式化,使人们能够超越即时想像和直接肢体活动。游戏的共同特征包括结果的不确定、公认规则、竞争性、特定的时空范围、虚构元素、机遇成分、既定目标和个人乐趣。

游戏承载着其所属文化的世界观并传递给后代。作为文化与社会纽带活动、教学工具和社会地位标志,游戏具有重要意义。某些游戏成为宫廷文化的常见元素,并被作为礼物馈赠。如赛尼特棋和中美洲球赛等游戏常被赋予神话与宗教仪式意义,知识之杯和《快乐庄园》等游戏用于传授精神与道德课程,而沙特兰兹与围棋则被政治军事精英视为培养战略思维的途径。
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1938年著作《游戏的人》中论证游戏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他认为“游戏比文化更古老,因为文化总以人类社会为前提,而动物无需人类教导便懂得游戏”[4],并将游戏视为语言、法律、战争、哲学与艺术等复杂人类活动的起源。
Remove ads
前现代时期

史前与古代最常见的游戏工具多以骨制,尤以距骨为材的器具在全球多地发现,是羊拐骨与骰子游戏的前身。[5] 骰子发明至少五千年前,早期骰子未必为六面。[6] 这些骨器有时也用于占卜。其他游戏用具可能包括贝壳、石块与木棒。
根据考古发现,版图游戏可能起源于古代近东。土耳其东南部五千年历史的巴苏尔土丘墓葬中发现的49件彩绘小雕像,可能是迄今最古老的游戏棋子。[7] 研究人员将此发现命名为“狗与猪”。早期版图游戏是精英阶层的消遣,并作为外交礼物赠送。[8]
最早确知的版图游戏是埃及前王朝时期墓葬(约公元前3500年)发现的赛尼特棋,其棋盘由三排十格共三十方格组成,玩家根据投掷结果移动棋子。随时间推移,该游戏逐渐反映埃及宗教观念,最终格象征灵魂与太阳神拉-赫拉克提的结合。[9]
乌尔王族局戏(又称“二十方格游戏”)使用精致棋盘与棋子,年代为公元前2600-2400年。[10] 巴比伦泥板文献显示该游戏具天文学意义并可用于占卜。[11] 类似游戏在伊朗、克里特岛、斯里兰卡等地均有发现。[11]
1977年意大利考古队在伊朗沙赫里索克塔发现的“二十方格”游戏组(含27件棋子与4枚骰子,年代公元前2600-2400年),经学者研究复原后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完整版图游戏。[12][13]

另一著名埃及版图游戏“猎犬与胡狼”约公元前2000年出现,流传至美索不达米亚,考古发现超过68块相关棋盘。[14] 该二人竞速游戏使用10枚犬首或胡狼首小棋子在29孔棋盘上行进。[15]
古希腊与罗马帝国流行竞技球、骰子游戏、九人莫里斯棋等。柏拉图与荷马提及的“petteia”棋类可能源于埃及。罗马人发展出“卢德斯战棋”,该二人战争游戏通过包夹敌方棋子取胜。[16]
Remove ads
印度古代游戏种类丰富,哈拉帕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已使用立方体与长方体骰子。《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000年)最早记载骰子游戏,摩诃婆罗多显示骰子游戏受王室青睐。恰图兰卡(象棋前身)可能形成于贵霜帝国或笈多王朝时期,后传播至波斯与中国。

“将军”一词源于波斯语“shah mat”(王已死)。[17] 印度十字戏与蛇梯棋(原称“vaikuntapaali”)是印度传统游戏,后者可能早至公元2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曾在宫廷以奴隶为棋子玩chaupar棋。[18]
中国古代游戏六博盛行于战国时期至汉朝。[19] 围棋最早见于《左传》(约公元前4世纪),是中国古代君子四艺之一。[20] 中国象棋可能形成于唐朝,日本将棋与韩国将棋是其衍生变体。

塔夫拉棋是古代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棋类,12世纪前流行于北欧。[22] 国际象棋822年传入科尔多瓦酋长国,1200年前后抵达英国与斯堪的纳维亚。1283年阿方索十世下令编纂《游戏之书》,记载多种棋类、骰子与桌游。[23]
现代游戏
15世纪西班牙与意大利形成现代国际象棋规则,1851年首届国际象棋锦标赛在伦敦举行,1886年首届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在美国举办。日本将棋与围棋在17世纪德川幕府支持下发展为职业运动,中国象棋协会则成立于1962年。
印度十字戏1863年传入西方,1869年美国首度注册专利。蛇梯棋原为印度教道德教育工具,1943年米尔顿·布拉德利公司改编为《梯子与滑道》。1904年伊丽莎白·玛姬设计《地主游戏》启发现代大富翁。

1974年加里·吉盖克斯与戴夫·阿尼森推出《龙与地下城》,建立角色扮演游戏基本框架,衍生出旅法师等科幻题材与泛用无界角色扮演系统等通用系统。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