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达邦村

中华民国嘉义县阿里山乡辖下一里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達邦村
Remove ads

达邦村邹语Tapangʉ)是中华民国嘉义县阿里山乡的一个村。[1][2][3][4][5]

事实速览 达邦村 Dapangu, 国家 ...

历史

达邦村为邹族达邦社和特富野社世居之地,两社建立年代约在清治初期,清初称之为踏枋[3],清末则改为达邦[4]。达邦社1904年计有18户312人,特富野社18户227人;1946年达邦社增至49户309人,特富野社54户319人[2]。达邦村曾为乡公所驻地,2004年乡公所迁至乐野村,仅保留乡图书馆[1]

地理

达邦村位于阿里山乡中部,东邻中山村,西连乐野村里佳村,北与十字村相接,南以楠梓仙溪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那玛夏区达卡努瓦里,分为12邻,主要聚落为达邦、特富野,以最大的达邦社命名[1]

全村地形中间高南北低,聚落集中于西北部河谷地区,主要河流有后大埔溪、特富野溪、长谷溪,三条溪在达邦聚落一带会流成曾文溪邹语tsuweifa),霞山以南为人烟稀少的楠梓仙溪流域,属高屏溪水系[1]

聚落

达邦部落

达邦部落属1-5邻,在特富野溪、长谷溪汇入后大埔溪处的河阶上,海拔约955米,下有达德安(邹语daptuana)(第6邻)、尼亚湖(邹语niavahu)(第7邻)二小社[1][2]

特富野部落

特富野部落邹语Hosa no Tfuya)又名阿里山社[3]、肚武唠大社[5],属8-11邻,在曾文溪南岸一处山棱的高位河阶上,海拔约1025米,如今,下有祝娃娜(邹语tsuana)(第11邻)、巴沙娜(邹语pasuna)(第12邻)二小社[1][2]

设施

  • 达邦国小:位于达邦社的南方,面积0.4071公顷,前身为日治时期设立的教育所,后改设阿里山乡中心小学,为台湾第一所原住民小学[1]
  • 达邦游客中心:2016年初开幕,为游客提供食宿,另陈列有邹族传统陀螺,可占卜运气。[6]
达邦村在阿里山乡的位置

Thumb

达邦村

交通

幸福阿里山3路巴士是嘉义县首条全预约的巴士路线,自台18线十字路站发车,停靠巴沙娜、特富野、达邦,终点站为里佳,开放每周二、三、四的上午8点至下午4点,每日2班次的预约班车。[7]

景点

  • 特富野古道:特富野古道全长6.32公里,是中华民国国家级自然步道,为山海圳国家绿道重要路段,原为日治时期为采伐木材修筑的阿里山铁路支线“水山线”,目前仍保有部分枕木铁轨与铁道栈桥,2001年林管处将古道整建成登山步道。[8]
  • 二二八纪念碑:位于达邦社的二二八纪念碑建立于1996年,以嘉义市1989年建立的二二八纪念碑为样板缩小尺寸,为全台海拔最高的二二八纪念碑。[9]
  • 邹族传统家屋:邹族传统家屋以木头绑结及柱顶梁组成屋架,达邦村境内保留有大量邹族传统家屋。[10]
  • 鬼湖:鬼湖为一堰塞湖,由于夜晚常有动物嚎声而得名,现已辟为公园,湖畔种植了梅、樱、桃、李,周围的森林里则遍布爱玉子及山苏。[11]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