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述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郑述祖(485年—565年),字恭文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北魏平南将军、秘书监郑道昭第三子,北魏、东魏、北齐官员。

生平

郑述祖的祖父郑羲是北魏中书令,父亲郑道昭是北魏秘书监。郑述祖从小聪明机敏,擅长写文章,自我约束言行,受到先贤的称赞。郑述祖以司空行参军为起家官,历任司徒左长史尚书侍中太常卿丞相右长史。北齐天保年间,郑述祖屡次升任太子少保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兖州刺史。当时穆子容担任巡省使,赞叹说:“古人说:‘听说伯夷的美德,贪婪的人变的廉洁,懦夫也能立身。’如今在郑兖州身上见到了。”[1][2]

当初郑述祖的父亲郑道昭担任光州刺史,在城南小山上修建斋亭,刻石为记,郑述祖当年才虚龄十一岁[3]。等到郑述祖出任光州刺史,前往寻访遗迹,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上有铭文:“中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郑述祖对着石头伤心哭泣,悲痛之情感动了同僚。有人进入集市盗窃布匹,此人的父亲愤怒的说:“怎么忍心辜负我们的父母官?”父亲就将儿子捉拿自首,郑述祖破例宽恕了他。从此之后,光州境内没有盗贼。人们歌唱说:“大郑公,小郑公,相隔五十年,风俗教化仍然一样。”[4][5]

郑述祖能弹琴,自己创作了《龙吟十弄》,说是曾经梦见有人弹琴,自己醒来后写下曲谱而得,当时人以为绝妙。郑述祖所在之处喜欢造山池,松竹交错种植,丰盛的酒食招待宾客,迎来送往毫不疲倦。郑述祖还没显贵时,在家乡单骑出行,忽然有数百骑马者见到郑述祖都下马,说:“您在这儿”,排成行列下拜。郑述祖回头询问跟随的人,都说没见到,郑述祖心中非常奇怪。不久郑述祖被征召当官,最终历任显要的官位,等到病重时,才自己说了这件事。郑述祖而且说:“我如今老了,一生富贵已经足够,把清白的名声留给子孙,死也没有遗憾。”郑述祖前后代理瀛州殷州冀州沧州赵州定州六州刺史,正式担任怀州兖州光州三州刺史,又重新代理殷州、怀州、赵州三州刺史,所在都有仁政。天统元年(565年),郑述祖在赵州去世,虚岁八十一,朝廷赠予开府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号平简公[6][7][8]

郑述祖的女儿是赵郡王高叡的王妃,郑述祖经常坐着接受高叡的拜礼,郑述祖让高叡坐下,高叡才坐。郑妃去世后,高叡又娶郑道荫的女儿,高叡坐着受郑道荫的拜礼,高叡让郑道荫坐,郑道荫才敢坐。高叡对郑道荫说:“郑尚书风范德行如此,又是尊贵的老臣,您不能与他相比。”[7][9]

Remove ads

门第

郑述祖与兄弟郑严祖郑遵祖郑顺祖郑敬祖五人的门第都为甲门,于是号称“五祖郑氏”[10]。郑述祖与卢渊两家并称很高的门第,直到唐朝仍有俗谚“卢阳乌,郑述祖,非斯二家,孰称门户。”[11]

家庭

父母

兄弟姐妹

  • 郑严祖,东魏骠骑将军、鸿胪卿
  • 郑敬祖,北魏著作郎
  • 郑遵祖,秘书郎
  • 郑顺祖,太常丞
  • 郑氏,嫁东魏卫大将军、兖州刺史卢道约
  • 郑氏,嫁东魏黄门郎、幽州大中正、城阳县子卢元明

子女

  • 郑元德,北齐琅邪郡太守
  • 郑武叔,隋朝下邳郡广陵郡二郡太守
  • 郑氏,嫁北齐太尉、赵郡王高叡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齐书·卷29》,出自李百药北齐书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