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郭东荣

台灣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東榮
Remove ads

郭东荣(英语:KUO Tong-Jong,1927年—2022年),台湾现代画家,嘉义人。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为五月画会的创办人之一,赴日本留学后返台任教于多所大学,油画作品题材多元,作品典藏于国立台湾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1][2]

Thumb
郭东荣先生

生平

1927年生于嘉义,小学时就读白川公学校(今嘉义市立大同国民小学[3],受到安西勘市美术老师鼓励写生,绘画比赛得到名次,颇受鼓舞,乃有成为画家之念头。二战后于1950年考入省立台湾师范学院艺术系(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修习国画素描西画等课程,受到黄君璧(1989-1991)、李石樵(1908-1995)、廖继春(1902-1976)等老师影响[4]。1954年于廖继春老师云和画室担任助教。1955年毕业,以〈师大化妆舞会〉画作入选“台阳奖”。

1957年与师大同学刘国松(1932-)等人创立“五月画会”,名称为参考巴黎的五月沙龙而来[5],与东方画会成为战后台湾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画会团体之一。当时他们展出的作品主要非具象之绘画为表现形式,画会成员因出国留学等因素逐渐停止活动。

1962年赴日留学,先赴武藏野大学美术大学,后续考入早稻田大学西洋美术史研究所,取得西洋美术史硕士学位[3],以康定斯基为硕士论文主题[4]。1971年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油画技法材料研究所,1973年毕业,同年以〈向阿波罗11号挑战〉获得日府奖励赏。1985年以作品〈小孩子的欲望〉再次荣获日府赏。1988年担任日本日府展西洋画部审查委员。

1990年返台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聘为美术科主任,兼任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课,并担任多项各县市美展及绘画奖项之评审委员[4]。1991年再次重启五月画会之活动,1996年至2001年应聘为东京中华学校校长[6]

2022年1月逝世[7],总统府于同年2月15日明令褒扬其贡献[8]

Remove ads

创作风格

绘画主题包含美国航天飞机登陆月球、日本原子弹、都市变迁及台湾社会政治变迁[9],以画布传达关心时事的想法。成功大学萧琼瑞教授认为,1960年代他的抽象作品以书法笔触融合水墨与油彩,形成殊异的虚实效果,题材与风格在多年下不断变动;说明郭东荣多以人为题材,碎笔、多彩的画法,呈现梦幻的色彩[10]。2007年开始以新宇宙为主题,具有自由的泼洒技法;2009年因感到世界剧烈变化,开始“世界在变”系列抽象画作[10]

奖项

  • 1955年 〈师大化装晚会〉获得台阳美展台阳奖。
  • 1980年 日本﹝日府奖励赏﹞作品〈天景天祥〉200号F。
  • 1982年 日本﹝日府努力赏﹞作品〈明天的希望〉200号F。
  • 1985年 日本﹝日府赏﹞作品〈小孩子的欲望〉200F。[4]

著作

  • 郭东荣,《郭东荣1990作品集》,台北,印象艺术中心画廊,1990年。
  • 郭东荣,《1994 郭东荣作品集》,台北,歌德艺术中心,1994年。
  • 郭东荣,《郭东荣79长流回顾展》,桃园,长流美术馆,2005年。
  • 郭东荣总编辑,《五月画会2006五十周年纪念专辑》,桃园,长流美术馆‧2006年。
  • 郭东荣总编辑,《台湾五月画会2011五十五周年纪念专辑》,台北,长流美术馆,2011年。
  • 郭东荣总编辑,《2012五月画会56周年纪念专辑》,台北,长流美术馆,2012年。[4]

其他经历

  • 1969年举办东京中国书法展任会长。
  • 国际艺术家协会展(ISPAA)(京都展)邀请参展。
  • 1970年担任日本日府展(日本画府)西洋画部理事。
  • 1987年创立日本“创风画会”,担任会长。
  • 1988年日本日府展(日本画府)西洋画部审查委员。
  • 1990年应聘为“高雄市美展”油画部评审委员。
  • 1992年应聘为“奇美艺术奖”评审委员。
  • 2003年应聘为“吴三连奖”西画组评审委员。
  • 2011年内政部登记任“台湾五月画会”理事长。
  • 2013年获颁国立嘉义大学美术研究所终身荣誉教授。[4][10]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