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鄗代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背景
赵国自长平之战败于秦国后,国力大大削弱。此后,在邯郸之战中受到秦国军队进犯、围困其国都邯郸,需要魏、楚两国援军才能打退秦军。其他诸侯国亦想乘机入侵赵国获利。当时,燕王喜刚刚即位,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派遣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栗腹向燕王回报说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国名将乐毅之子昌国君乐间却认为赵国连年同秦国作战,百姓熟悉军事,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坚决反对出兵。将渠亦坚决反对攻赵[1][2][3]。
战争过程
燕王喜不听乐间劝告,决意发兵攻赵国。他派栗腹为将,领兵六十万,战车二千乘,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意图接收孤儿寡妇。栗腹命令部将卿秦率一军攻打代城,而亲自率领主力攻打鄗城。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 后,赵孝成王令上卿廉颇、乐乘统兵二十五万前往抗击。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五万士兵坚守代城,吸引攻代城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自率军八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赵军同仇敌忾,决心保卫国土,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而攻打代城的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获卿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败军五百里,直入燕国境内,进军围攻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城西南)。
赵人要求必令将渠处和。燕王只好以将渠为相,并割让五座城邑以求和,赵军才开始解围退还。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4][5][6]。
Remove ads
轶事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