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郑鸿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郑鸿生(1951年),台湾台南人,自由作家[1]

生平

郑鸿生出生于台南市,母亲施传月是一位裁缝教育家,她曾长年开班传授其技艺,郑鸿生也因此在童年时经常与母亲一同逛布料商店或自行翻阅日文时装杂志[2]。中学时期郑鸿生就读于台南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于1970年国立台湾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曾参与保钓运动、民主抗争民族主义论战[3][4]。1973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同年10月入伍服兵役并被分发至绿岛。退伍后,他前往美国留学,改读电脑专业,获电脑硕士学位,并在电脑网络公司工作。1988年,他返回台湾,并进入资策会,复入当地电脑产业工作多年,负责大型资讯系统与网络规划设计。1996年,他与瞿宛文游学澳大利亚悉尼一年,而后从事写作。[1][5]

主要著作[1]

  • 《扬帆吧!悉尼》(联经出版,1999)
  • 《青春之歌:追忆一九七〇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联经出版,2001)
  • 《踏着李奥帕德的足迹:海外观鸟行旅》(允晨文化,2002)
  • 《荒岛遗事:一个左翼青年在绿岛的自我追寻》(印刻出版,2005)
  • 《百年离乱:两岸断裂历史中的一些摸索》(台湾社会研究季刊杂志社,2006)
  • 《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印刻出版,2010)
  • 《寻找大范男孩》(印刻出版,201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