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邝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邝光(英语:Kwong Kwong,1925年—2019年6月27日),原名邝祖光。祖籍广东台山县,在上海出生,童年时随父亲邝赞及兄长邝宁由上海迁至香港。1937年,由父亲邝赞,也就是“国家电影制片厂”Kwokar Film Studio(即“国家片场”)和“自由片场”的创办人带入香港电影行业。
![]() |
父亲邝赞自行钻研及试制3D电影的摄制技术,于1953年交给邝光编导了一套粤语3D电影《淘金记》[1]。观众须戴上偏光3D眼镜观看此片,若要租用偏光3D眼镜的所需费用是HK$0.20, 若买下来是HK$0.80。这影片的立体拍摄技术可媲美当时高清水准的美国立体电影,1953年6月19日在香港公映[2]。
1957年,父亲邝赞与兄长邝宁又自行钻制变形透镜技术拍摄阔银幕电影的技术,以“伟大综合体”阔银幕电影技术命名,邝光又再肩负编导了这套影片《木兰从军》(Mulan goes to war) [3]。
1958年,父亲邝赞离世后,邝光成为“国家电影制片厂”(即“国家片场”)的厂长,兄长邝宁亦继承了“国家片场”电影摄制平台的业务,成为总经理。
Remove ads
电影工作
《哪咤大战红孩儿》(1950年,粤语片)当年动用三位导演合作拍此片,其中有叶一声(专长拍神怪片)、梁琛(较资深的导演) 和 邝光 (编剧兼导演),小演员羽佳 (分饰红孩儿, 哪咤),邝赞运用“分身术”电影特技,监制人翟善从是羽佳父亲,亦是此片的投资人(善兴影片公司)。厦语版曾于1952年十一月公映。
- 《哪咤大战红孩儿》(1950年,粤语片)
- 《淘金记》(1953年 立体电影,粤语片)
- 《木兰从军》(1957年,粤语片)
- 《汕头阿嫂》(1963年, 潮语片)
- 《四红鼻》(1964年, 潮语片)
电影作品
- 《济公活佛》(1957年, 厦语片)
- 《两儍艳福》(1963年, 厦语片)
- 《哪咤大战红孩儿》(1950年,粤语片)
- 《淘金记》(1953年3D电影,粤语片)
- 《木兰从军》(1957年,粤语片)
- 《两儍艳福》(1963年,厦语片)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1949年)
- 《重续今生未了缘》(1954年)
- 《乞儿太子》(1955年)
- 《红拂女私奔》(1955年)
- 《拗碎灵芝》(1955年)
- 《倒乱乾坤》(1956年)
- 《烈女报夫仇》(1956年)
- 《夜夜念奴娇》(1956年)
- 《王昭君琵琶动汉皇》(1956年)
- 《杨八妹招亲》(1956年)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1956年)
- 《碧玉簪》(1956年)
- 《花好月圆》(1956年)
- 《济公烧琵琶精》(1958年)
- 《第八才子花笺记》(1960年)
- 《三合明珠宝剑》(1961年)
- 《两个东宫争太子》(1963年)
- 《龙虎下江南》(上集)(1963年)
- 《龙江三虎》(下集)(1964年)
- 《龙虎震江南》(上集)(1964年)
- 《半张碌架床》(1964年)
- 《龙江三虎》(上集)(1964年)
- 《龙虎震江南》(下集)(1964年)
- 《金箭银龙》(1964年)
- 《教子杀父皇》(1967年)
- 《蒙查查揾老婆》(1967年)
- 《情侠闹璇宫》(1967年)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