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山蹦火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蹦火仔,又称磺火捕鱼或桸仔船(hia-á-tsûn)[a],指台湾渔民在夜间利用光源捕鱼的传统文化,因制造火焰时会产生“蹦”的声响而得名[1][2],在金山本地俗称“桸仔船”。这项技术在2015年登录为新北市文化资产[3]。全台仅剩新北市金山区的磺港渔港保有此传统捕鱼法,且截至2025年,使用此鱼法捕捞的船只仅剩一艘。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6年10月22日) |
早期由4到5人搭乘竹筏或木造船,持火炬诱捕鱼群。演变至今,一艘船上通常7到8人一组,各司其职。渔民利用电石(当地俗称磺石)加水产生乙炔气体,并在“蹦”的一声下瞬间点燃火炬,此时,具有趋光性的青鳞鱼受光吸引大量跳出水面,渔民以叉手网捞捕跳跃起来的青鳞鱼[4]。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