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镜周刊
台湾杂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镜周刊》(英语:Mirror Media)是台湾的综合性繁体中文杂志,于2016年10月5日创刊,每周三超商上架,如遇重大事件提早至周二出刊。由台湾《壹周刊》前社长、总编辑裴伟出任社长,2025年3月20日改组,廖志成升任副社长、吴明仪升任总编辑,原副社长陈志峻转调镜报新闻网副社长。
![]() |
该杂志出版商为精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语:Mirror Media Co., Ltd.),简称精镜传媒或镜传媒,总部设于台北市内湖区,集团旗下有“镜文学”“镜文创”“镜好听”“镜电视”“镜艺宏海”“镜报新闻网”等媒体品牌。
Remove ads
背景
精镜传媒股份有限公登记资本额为新台币16亿元,实收资本额则为5亿6,500万元。董事长由裴伟出任[1],董事名单还有黄麟翔、郑智仁,监事则为张世明,但除了裴伟名下有持股外,其余董监事名下皆无持股。
历史
2016年9月26日,前立法委员谢国梁宣布因“理念、路线的差异”退出《镜周刊》经营团队[2];10月5日,《镜周刊》创刊号上市[3]。2017年4月,智慧财产暨出版公司“镜文学”成立。2021年1月19日,“镜文学”旗下“镜好听”开台[4];同年5月,《镜周刊》与“镜电视”两事业体切割,以化解后者为前者影音版及其狗仔形象等疑虑,“镜电视”原董事长《镜周刊》社长裴伟,变更为前立委、大众银行董事长陈建平,重新送件NCC审查。[5]。
2022年1月19日,NCC决议以多项附带条款、行政指导及保留废止权之下,通过《镜电视新闻台》申请案许可,成为近10年来首家获准新设的卫星新闻频道。5月8日,该台正式开播[6][7]。
争议
- 2016年10月19日,《镜周刊》报导,台北市政府为了推动自家教育政策,与Google合作并要求提供免费云端空间,Google看似完全免费的服务,其实是收集学童个人资料后,再转卖或运用在广告上谋利。Google回应报导的内容不正确。[8]
- 2020年6月3日,《镜周刊》报导YouTuber“黄氏兄弟”成员同性约炮事件。隔日,《镜周刊》发声明撤稿道歉,“本刊三日关于黄氏兄弟的报导,违反长期追求的性别自主多元价值,经读者反应后,已将相关报导及影片全部下架,除了深切检讨、绝不再犯,并对黄氏兄弟及读者致上最深歉意”。 [9]
- 2021年6月15日,《镜周刊》独家报导,指出菲律宾来函若台湾制疫苗通过台湾EUA,菲国欲加以承认[10],一时引起台湾其他媒体争相报导。同日,菲律宾总统杜特蒂发言人否认该报导。[11]
- 2022年9月27日,镜周刊因日前报导台湾民众党新竹市长参选人高虹安的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论文涉及抄袭、侵犯资讯工业策进会知识产权,高虹安前往台北地检署,控告镜周刊加重诽谤、违反选罢法意图使人不当选等罪嫌。[12]
- 自2024年起,《镜周刊》开始报导包含京华城案、柯文哲政治献金案、大罢免伪造文书案等多起案件的侦查细节。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的政治人物对《镜周刊》的报导表达不满,认为检察官刻意将资料外泄给特定媒体,并称《镜周刊》为“镜检”。法务部长郑铭谦则否认检察官泄密。[13][14]
得奖纪录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