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铁塔凌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铁塔凌云》,前名《就此模样》,是面世于1972年的香港粤语流行曲,由香港男歌手许冠杰主唱。此曲在许冠杰作品的分类中,可以归纳于香港情怀系列(还有《洋紫荆》、《木屋区》、《同舟共济》、《香港制造》等)。
背景
按资深电视人刘天赐的说法,许冠文演毕《双星报喜》第一辑之后,短暂离开香港,并把出国游历时的见闻和感想写成英文诗,《双星报喜》编剧邓伟雄翻译为中文,再经许冠杰修改定稿及谱上音乐[1]。
据文献《华侨日报》,《铁》一曲在1972年4月14日[2][3]《双星报喜》第二辑的首集由许冠杰唱出,是该节目罕有的中文原创歌曲。画面是后加上去的[4],世界各地的风景片段在身穿咖啡色外套的许冠杰背后换转,荧幕字幕打出的歌名是《就此模样》;其后重命名为《铁塔凌云》,收录于许冠杰1974年的专辑《鬼马双星》内。[5]
音乐特色
由于是先词后曲,电视版只有一段主歌,旋律不曾重复,异于一般西洋流行曲式[6];其后录制成专辑版时,才加入了间奏,重复了乐句,形成主副歌[7]。
调式为E大调—C小调—E大调—C小调;“和声简单,主要使用主和弦”[7]。
流行乐队编制,即电子吉他、低音吉他、套鼓及电子合成器等[7]。
歌词大意
《铁塔凌云》描写词人走遍多国,因对“彼方”的文化社会隔阂,而抒发思乡(香港)之情。
奖项
反响
综合词评人黄志华和流行文化研究者吴俊雄的说法,《铁塔凌云》面世后并没有立即掀起热潮而振兴粤语流行乐:
- 只在节目唱过一次,没有人要求重播或重唱;
- 没有在当时的主流音乐媒体(即电台)播放过;
- 当时的粤语流行歌书多不见收入;
- 异于《啼笑因缘》、《鬼马双星》等七十年代的大热歌曲,鲜见同期的翻唱版本;
- 此曲在1974年才正式发行,许氏才再写粤语歌。
而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因为中英谈判而出现移民潮时,《铁塔凌云》才受到注视而开始流行,其后更获广泛称为“香港之歌”,赋予诸多文化符号[9][10][11];亦成为许冠杰的代表作之一,几乎每一场演唱会尾声时,都会听到他和观众合唱此曲。
《铁塔凌云》曾被多位歌手翻唱,包括张学友、谭咏麟、刘德华、徐小凤、王菲、林忆莲等;而许冠文在2005年四、五月间在红磡体育馆举行的《许冠文鬼马TALK SHOW 2005》栋笃笑演出的尾声亦演唱过此曲。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