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沙花鼓戏
中国湖南东部和中部所流行的一个剧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沙花鼓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东部和中部所流行的一个剧种,形成于清朝,分作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流派。[1]由于当时流行的范围主要是在长沙府各地(今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益阳市,娄底市等地),并且以长沙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因此被称为长沙花鼓戏。[1]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0年12月27日) |
花鼓戏在中国各地都有,长沙花鼓戏是湖南地区影响较大的一种。传统剧目大概有300多个,多取自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贴近普通群众。虽然清朝时长沙花鼓戏已经形成,但流行范围只在乡下和小城市,直到1946年才进入长沙城。
沿革
2011年,长沙花鼓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重要剧目
《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南庄收租》、《刘海戏金蟾》、《贫富上寿》、《补锅》
图库
-
长沙花鼓戏中的丑角。
-
长沙花鼓戏中的花旦。
-
长沙花鼓戏。
-
长沙花鼓戏。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