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长江中下游平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位于中国中、东部的平原,从巫山山脉向东开展,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其面积在中国三大平原中居第三位,位列东北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之后。

地质、水文、人文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地球最近的历史阶段,是一个地壳发生下降的地区,曾经形成过巨大洼地,出现过远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湖泊,例如云梦泽。[1]
目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包含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并被周围低山丘陵(江南丘陵)交错分割成以下四部分:
- 两湖平原:被长江划为南北两部分,分为湖南的洞庭湖平原(面积约19000平方公里)和湖北的江汉平原(面积约3万余平方公里);
-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 江淮平原:位于安徽和江苏两省在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地域,与长江三角洲隔江相对,约7万平方公里;
- 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镇江以东,钱塘江、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的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米以下,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湖泊洼地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0%左右,这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泊密布,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其中较大的湖泊就有1,300多个,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1]
Remove ads
覆盖地区
气候
该地区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古以来旱涝灾害多发。该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5至18℃之间,自北向南逐渐升高;年降水量约为1000至1600毫米,其中4月至9月为主要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受西北季风控制,气候较为寒冷干燥。梅雨现象显著,6月至7月为连续阴雨期,常形成梅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秋季凉爽,冬季气候湿冷,偶有低温雨雪天气。
土壤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带性土壤以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与油菜产区之一。受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影响,土壤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平原西部和南部的丘陵过渡带主要分布红壤与黄壤,质地较厚、酸性较强;中部和东部低平地区广泛分布冲积性水稻土,是典型的水田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沿江河泛滥区常见新成冲积土,肥力较高;湖泊周围及洼地地带则发育有沼泽土和潮土。部分低洼区因排水不畅或地下水矿化度高,存在盐化现象,形成滨湖盐土或潜育性水稻土。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