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闽语字

在福州方言中所使用的汉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閩語字
Remove ads

闽语字是泛称用于书写闽语白话文汉字,它有很多常用的别称:平话字[1]福州字[2]。闽语字主要通用于闽语使用者之间,尤其于闽台地区甚为多见,常用于私人或群体沟通、剧本。经典闽语著作,如《闽都别记》,作者为真实展现闽语面貌,运用了大量的闽语字。

事实速览 闽语字, 类型 ...

闽语字仍未有完整及标准的方案,尤其在正字、本字问题上仍有极多争议,大批学者和民间人士正在积极研究当中。

Remove ads

部分常用闽语字及其打字法编码范例

更多信息 闽语字, 闽拼 ...

闽语字词

新造字

过去的福州人创造福州字,会在某个汉字的左边添加单人旁“亻”或“口”,表示这是一个福州词汇。这些字可以是形声字,如表示“只有”的“㑚”,是在声旁“那”的基础上添加“亻”而来的;可以是会意字,如表示“不”的“伓”,是通过在同义字“不”的基础上添加“亻”而来的……这类汉字有很多。这些汉字不仅出现于地方文献中,也出现在闽都地区的地名、人名中。[3]

此外,闽语中也有针对外来语的造字。如表示油漆的词peing53音译自英语“Paint”。根据形声和会意的造字原则,组合“石”“朋”,创制了闽字“硼”,读作peing53,用于书写此外来语,甚至是构词,例如“硼碗”指上了搪瓷釉的铁碗。[4]

训读字

训读字恰好相反,借义不借音,或称“同义换读”。例如“古田”和“大田”里的“田”就是训读字,读法都为:“chèng”。但是闽语中有该字,为:“塍”。

同里,“人”的训读为:“nè̤ng”,但音读为“ìng”,本字为“侬”。

正字

闽语中的古字往往是指本字正字,在古代汉语中使用并留存至今,在现代的闽语中常用,但在现代标准汉语中已经废弃或极少用到的汉字。某些现代的闽语词在可能有古字,但是现代读音发生了分化,为了避免同音字的问题,民间多会使用新造字。

俗字

闽语的俗字往往是指民间写的俗写体汉字流传至今,在现代闽语中常用。例如:“好啊”是写作:“好吓”,而不是写作:“好嚇”。

地名字

闽语区所独有的地名用字,如厝、、廨、垱、屿、洋、洲。此等字大部分都只作为地名使用,有时因无法用电脑表示,而出现改字更名的情况,例如将“廨”写成“下”(例如下院站,已于2018年正名为廨院站)、“橘”写成“桔”。

用字争议

在民间,由于没有相关规范,同一个闽语语常有多个不同写法。此外,闽语作为古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和古闽越语交融的产物,保留了大量的百越底层词。这些词因为不属于汉语成分,可能并没有“本字”。闽语书写究竟应该用本字,还是用新造字、假借字,以及闽语本字如何考证,乃至于一些词是否有本字,在学术界和民间颇具争议。有学者提出,在闽语字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制定其用字规范。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