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阏与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阏与之战发生于前270-269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的一场战争[3]

事实速览 阏与之战, 日期 ...

背景

前281年,秦国攻取赵国蔺、离石、祁拔三城后,赵国以公子郚为质子,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蔺、离石、祁拔三城的协议,但其后赵惠文王反悔。秦昭襄王大怒,以赵国不履行协议为由,于前270年派将军胡阳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阏与[4]

赵惠文王先后急召廉颇乐乘等名将询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道路过于遥远,路狭难救。赵王又问赵奢,赵奢独排众议,表示阏与地势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只要将士勇敢就可获胜。后世称之“狭路相逢将勇者胜”。赵惠文王决定让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过程

赵奢军在离开邯郸三十里后迅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并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驻屯近二十八日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以隐蔽赵军的作战企图。秦军分兵两路,一路进兵屯于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即斩杀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

秦军派细作潜入赵国军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以麻痹秦军。秦军细作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胡阳大喜,认为赵国援军只想保住邯郸,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奢这支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领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五十里处筑垒设营。被抛在武安的秦军才知道中计,尽快赶至阏与迎战。赵奢采纳军士许历的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的高地,占据有利地形。当秦军后到北山时,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5]

影响

阏与之战后,赵奢被赐号为马服君,获得与廉颇、蔺相如同等的地位,立功的许历获封为国尉[6]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