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他那修信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他那修信经(或译亚大纳西信经阿塔拿修信经亚大纳修信经亚大那西乌斯信经亚达纳修信经阿塔纳修斯信经阿达拉修信经等),又称得救经,是基督宗教传统三大信经之一,除有拉丁文版本外,尚有希腊文版本[1]。此信经比另外两大信经在教义的阐述上更加清晰、详细及严谨,且直接引用许多圣经用语。

概要

据说此信经是出自亚他那修(4世纪)之手,因而极具权威性。现代大多数的圣经研究学者认为此信经最早曾在公元五世纪流传于高卢南部的拉丁教会中,但完整的则见于9世纪。在17世纪时,天主教学者Voss已宣称此信经并非出于亚他那修之手,文中更未使用亚他那修最为强调的“本体相同”(Homoousia)一词。

近代学者凯利(J.N.D.Kelly)认为此信经反映了关于基督论到底是二位一体、一位一体、二位二体等的争论,故应是针对涅斯多留主义而作,其著作年代应在428年之后,不是亚他那修编纂的,只是借由他的盛名而订的名称。

马丁路德甚至视此信经为使徒之后最重要的基督教文献。近代许多信条(例如:奥斯堡信条与比利时信条)皆直接引用此信经内容作为教义的最高准则。不论天主教基督新教都接受此信经为主要信仰宣告内容之一[2]

亚他那修信经内,根据以前的信经加入奥古斯丁等教父的观点,即是圣灵不仅是出于圣父,也出自圣子,也就是所谓的圣灵“双出说”[3]

此信经是以诗体写成,共四十四句教条,可分两部分:

  • 第一部分 以三位一体为主题,是依据奥古斯丁的神学写成。
  • 第二部分 强调基督的神人二性,道成肉身及救赎。

在当时教会中最主要的功能有三:

  • 在公共崇拜中使用。
  • 作为教会教导的指引及基准。
  • 其清楚的教义可用于抵制撒伯流、阿波林、亚利乌及犹提干等异端[4]
Remove ads

经文内容

更多信息 拉丁语原文, 汉语译文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