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拉木图铁路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拉木图铁路局(俄语:Алматин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哈萨克语Алматы темір жолы)是哈萨克铁路的铁路管理局之一,负责管辖哈萨克东南部地区的铁路系统,包括阿拉木图塞米巴拉金斯克、扎什奇塔、阿亚古兹阿克斗卡济良诺夫斯克以及楚河市的铁路,总部位于阿拉木图,营业里程3,086公里。这条铁路实际上被分成了哈萨克铁路公司的阿拉木图支线和吉尔吉斯斯坦铁路公司的北部支线。

事实速览 阿拉木图铁路局Алматин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 Алматы темір жолы, 成立 ...
Remove ads

历史

阿拉木图铁路线的形成始于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土西铁路)的建设,该铁路于1931年1月1日正式通车(全长1444公里)。 1931年至1932年,铺设了 洛科特来往扎什奇塔 和 扎什奇塔来往列宁诺戈尔斯克(里德)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克苏-特凯利 和 江布尔-卡拉套段 的铁路建设仍在继续。 苏联把最好的314台蒸汽机车由这条铁路运往前线,而从前线运回的损坏机车也得到了修复。以上铁路在战后仍然继续建设。

1946年,伏龙芝(现比什凯克)-雷巴切(现巴雷克奇)线开始投入运营,而因战争中断的 莫因特-楚河市 线则恢复建设;该线于1953年竣工,使阿拉木图卡拉干达的线路缩短了2400公里。随着这条线路的通车,横贯哈萨克的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科克切塔夫-阿克莫林斯克-卡拉干达-楚河市线 铁路也正式完工。

1950年代至70年代,兴建了楚河市来往巴达姆、阿克斗卡来往德鲁日巴(现多斯特克)、札纳-塞米伊来往科涅奇纳亚 和 卡拉套-扎纳塔斯-卡列纳亚路段。 1953年,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现厄斯克门) -济良诺夫斯克(现阿勒泰镇)路段完工。

1970至80年代,兴建了第二条铁路线(分别是 阿雷西-楚河市 和 莫因特-楚河市),并在 阿拉木图-楚河市 方向铺设了双线岔道。 1985年,萨亚克-阿克斗卡线投入营运。 1990年,德鲁日巴站至哈萨克国境线完工,将哈萨克铁路与中国铁路网连接起来。一条新的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从欧洲延伸至亚洲。[1].

1991年,阿拉山口市哈萨克中国之间)和捷詹-谢拉赫斯-马什哈德土库曼斯坦伊朗之间)铁路口岸竣工,打开了哈萨克通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的通道。

德黑兰-阿巴斯港(伊朗)铁路将哈萨克与波斯湾连接起来。由此,泛亚铁路沿着丝绸之路建成,大大缩短了亚洲与太平洋沿岸、欧洲和远东国家之间的距离。因此,确立了经阿拉山口口岸来往阿拉木图-乌鲁木齐方向的定期铁路交通。

1952年至1997年,铁路局还营运一条阿拉木图儿童铁路英语Alma-Ata Children's Railway。铁路曾于1997年7月20日暂时营运,并在2006年重启,但其已经从以前的教育用途转变为供儿童玩乐的娱乐用途。[2]

1982年,电影哈密瓜俄语Дыня (фильм)在这条铁路上拍摄。

自90年代起,阿拉木图铁路(包括跨里海运输路线)往返中国的运输量稳定成长,导致阿拉木图地区铁路轨道短缺。为了缓解这一路段的交通压力,2024年开始建造一条绕过阿拉木图的铁路。[3][4].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