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尔瓦罗·迪·巴赞级巡防舰(英文:Álvaro de Bazán-class frigate),中文通常译为巴赞级巡防舰,又译为阿尔瓦罗·巴赞级或艾尔瓦罗·迪·巴赞级等,巨大的桅杆十分醒目,其中便是“神盾系统”,是欧洲第一种安装此雷达的舰艇,就单舰防空能力来说,是欧洲性能极强的防空巡防舰,具有区域防空能力及反弹道导弹的侦测能力[3][4]。
Remove ads
设计理念&历史沿革
在北约90年代巡防舰替换计划(NATO Frigate Replacement,NFR-90)取消前,德国、荷兰在1990年签订共同开发新一代巡防舰的协议,随后西班牙也寻求和荷兰合作研制新一代的防空系统。
1994年1月27日,德国、荷兰和西班牙国防部长共同签署三国巡防舰计划(Trilateral Frigate Cooperation,TFC)的合作发展备忘录,1995年6月西班牙认为TFC需开发新型主动相位阵列雷达与作战系统,风险与成本均过高,分配到的工作量亦非所能接受的范围,遂退出TFC计划,退出计划后随即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合作改以神盾战斗系统为战系核心开发新型巡防舰[5]。
“巴赞级巡防舰”的建造旨在提升西班牙海军的防空能力。1980年代的福克兰战争(马岛战争)警醒了欧洲各国缺乏防空能力的舰只在战争中只会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制海权的掌握。因此,各国开始关注下一代主力舰只的对空防御能力。最终西班牙海军之中出现了现今的“巴赞级巡防舰”。强大的区域对空防御系统确保舰队在缺乏陆基支援的远洋作时具有相当的自卫能力,有助于巩固和快速扩大制海权。
另一个目的沿于后冷战时代欧洲各国开始发展相对独立的海军。而苏联解体及欧洲科技在1980年代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趋向更加独立的军事发展以减少北约对自身的制约,所以,这些国家多半在新一代主力舰的设计上加入更强大的能力与实施独立于美军的作战能力。与此同时,大规模战争的主要方式改为攻击外国陆上目标和陆上战争。海军成为了确保西班牙等非核武拥有国的常规威慑能力与军队作战能力的最重要平台。因此,巴赞级可额外搭载约40名特种部队,提升西班牙向海外快速投放武力的能力。
另外,后冷战时代的主要作战要求亦有所改变,由在海上对抗苏联庞大的水面及水下舰队,改为打击如海盗、走私毒品和恐怖分子等非传统目标。所以,巴赞级具备多种近程防御系统,以击退这些目标。
Remove ads
服役历史
已隐藏部分未翻译内容,欢迎参与翻译。
ネームシップであるアルバロ・デ・バサン(F101)は、2005年の遅くに“セオドア・ルーズベルト”空母戦闘群(现 空母打撃群)の一员となるべくペルシア湾に派遣されている。アルバロ・デ・バサンはこの海域でイラクの目标に対するアメリカ军の攻势作戦に支援を与えていたという话もいくつかあるが、これは当时のアスナール政権がイラク戦争に対して取っている公的姿势と相容れないものであり、公式には否定されている。
2008年8月、アルバロ・デ・バサン级フリゲート2番舰のアルミランテ・ファン・デ・ボルボーンは、アメリカ海军のオリバー・ハザード・ペリー级ミサイルフリゲート“テイラー”、ドイツ海军のブレーメン级“リューベック”、ポーランド海军のO.H.ペリー级“ゲネラウ・カジミェシュ・プワスキ”のNATO所属舰艇と共に、黒海での演习のためにボスポラス海峡を通过した。これらは2007年10月时点で既に予定されていた演习だが、南オセチア纷争の当事者であるロシアが情势への影响に対して悬念を表明した[6][7]。
2017年10月北约“无畏之盾2017”演习中美国、荷兰与西班牙海军舰艇于10月15日同步发射标准三型导弹(SM-3)、RIM-162导弹(ESSM)拦截靶弹,首次借由以水面舰作为防空单位的方式验证“巧防御”概念。
10月15日,美军驱逐舰库克号驱逐舰以1枚SM-3 Block IB导弹成功拦截1枚中程弹道导弹,西班牙“艾尔瓦洛·迪巴赞号巡防舰”与荷兰皇家海军特朗普号巡防舰也同时以ESSM拦截反舰巡航导弹,特朗普号巡防舰也拦截2枚[8]。
2018年8月西班牙、美国签署谅解备忘录,文件内容写道,门德斯·努涅斯号将加入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加强彼此海军的交流与作业共通性,2019年1月,巴赞级4号舰门德斯·努涅斯号(SPS Méndez Núñez,F-104)为融入美军作战体系,先在诺福克海军基地与亚伯拉罕·林肯号进行混合训练,训练完成后门德斯·努涅斯号返航西班牙,待亚伯拉罕·林肯号4月出海后门德斯·努涅斯号在于直布罗陀海峡加入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和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前往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东海和太平洋等,任务结束后便由美国加州返航西班牙[9][7]。
设计

舰体设计类似于缩小的伯克级驱逐舰,设计阶段大量使用电脑辅助设计工具,使用模组化建造,全舰有舰体模组19个、上层结构模组6个和烟囱模组2个,平均各模组约重200吨,另有舰艏声纳外罩以及主桅 ,分段合拢前内部设备便已装置妥当并完成测试,能加快建造进度。
舰体为倾斜造型,刻意避免尖锐棱角降低RCS,主机废气排放前透过热交换系统让高温废气与外界相对低温的空气混和,舰身设有洒水降温系统以快速降低舰体表面温度,
静音:各管路使用弹性接头,轮机装备亦装于弹性基座上以降低降低震动与噪讯,但巴赞级的静音程度仍不甚适用于专职的反潜作战(亦是竞标澳洲SEA 5000巡防舰计划失利的原因)。
消磁:配备主动消磁系统,抵销舰体长期受地磁影响磁化,降低舰体磁讯号。
核生化防护能力:以防火舱壁隔成4个损管控制区,各区拥有独立的核生化过滤系统、加压空调,共有5座损管监控站、3座核生化清洗区,拥有内部清洗系统。
使用CODOG动力方式,装置2具LM-2500燃气涡轮发动机和2具柴油机。
推进系统使用双轴推进和五叶可变距螺旋桨配置,极速28.5节,18节时可持续航行7,150公里。




为欧洲首种使用神盾战斗系统的防空巡防舰,舰上装置四面SPY-1D被动式相位阵列雷达的天线,固定式天线模组上具有2,500~3,000个雷达波讯号接收模块,是第一种使用塔式结构的"神盾舰",没有使用传统"神盾舰"的艏楼式设计。
作战系统为 AEGIS Baseline5.3和1套与"胡安·卡洛斯一世号"通用的指挥系统。




舰艏甲板上装置1门127毫米口径的 Mk 45 Mod 2舰炮,炮塔后方为6具8单元的Mk 41垂直发射系统(共48单元,可以发射SM-2防空导弹或RIM-162导弹,舰舯装设2具双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另设有2座双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巴赞级有1套利用商规电脑及特制工作站配合卫星通讯等无线通讯方式,直接使用现有的民间COTS科技的平台整合控制系统,达成与远端电脑资料共享甚至远端遥控的能力。
外销
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也受到他国青睐。除了挪威皇家海军订购5艘外,澳大利亚皇家海军也向西班牙订购3艘由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改进的“神盾驱逐舰”,首舰于2017年服役。
巴赞级巡防舰功能相等于驱逐舰。该级舰只主要承担为西班牙海军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以及其他两栖登陆舰的护航舰只。同时,其能够配合西班牙本土或者北约的防空体系,作为陆基防空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海上延伸。
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的外销型,亦是欧洲第二种使用神盾系统的巡防舰。虽然装备了四面固定的SPY-1F被动电子扫描列阵对空搜索雷达(PESA),但南森级并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南森级由西班牙IZAR集团承造,首舰南森号于2006年4月开始服役于挪威皇家海军[11],并且另有后续四艘陆续入役。以汰换挪威皇家海军原有的奥斯陆级巡防舰。舰名是以挪威著名的科学家暨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命名。
在2000年《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中,澳大利亚提出SEA 1400(Air Defense Ship,ADS)计划,打算购买三艘具有优秀长程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接替当时正在除役的三艘柏斯级(1999至2001年退役);如果预算允许, 澳洲皇家海军希望能建造四艘同型舰,此计划后来改称防空作战驱逐舰计划(Air Warfare Destroyer, AWD),代号SEA 4000。澳洲政府对此相当重视,将之放在澳洲皇家海军各造舰案中的第一优先顺序[12],2018年澳大利亚政府确定不建造第4艘同型舰[13]。
2016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改良的巴赞级是以取代目前服役的安扎克级巡防舰的SEA 5000巡防舰的入选设计之一[14]。截至2017年12月,巴赞级也是加拿大水面作战舰计划的入选设计之一[15],但均由英国26型巡防舰得标。
2018年2月,巴赞级的设计入选为美国海军新世代导弹巡防舰计划 FFG(X)的五个入围设计之一。
同型舰
阿尔瓦罗·巴赞级巡防舰用于替换巴利亚里级巡防舰。
图库
F-101
-
摄于伦敦
-
摄于2005年
-
潜望镜视角
-
F 103(左)与F 101(右)
F-102
-
Almirante Juan de Borbon 号
-
舰艉
-
抵达Endeavour
F-103
-
Blas de Lezo 号
-
Blas de Lezo 号
-
F 103(前外档)与葡萄牙海军瓦斯科·达伽马号F330(前内档),后方为德国海军Lübeck(F-214)和美国海军FFG-47
F-104
-
Mendez Nunez 号(F104)
-
摄于伦敦
F-105
-
Cristobal Colon 号(F105)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