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穆 (岸里社)

臺灣巴宰族(屬平埔族群)岸裡社的土官,岸裡九社首任總土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穆[1][2][3][4][5],又作阿穆·大眉[6]阿莫[1][2][5][7]阿睦[5],是台湾巴宰族(属平埔族群岸里社的土官,于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1715年11月26日)受封为岸里九社首任总土官。张达京为其女婿,潘敦仔为其孙,潘士兴为其曾孙,其中潘敦仔是岸里九社第三任总土官,而张达京与潘敦仔二人均曾任岸里九社通事

生平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阿穆带领岸里社协助清政府平定吞霄社事变[1][2]。岸里社由此成为台湾中部甚至全台湾最有力量的平埔族群[1],而阿穆亦因此[2]被时任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知县周锺瑄[8]于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1715年11月26日)封为岸里九社首任总土官[7]。翌年,阿穆向清政府请求开垦猫雾捒之野[3][4],范围“东至山,西及沙辘,北界大甲溪,南达大姑婆[4],时任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知县周锺瑄予以允许[3][6],历史学家连横于《台湾通史》中形容此事“是为开辟台中之始”[3]。阿穆在请求开垦的文书中自称“穆等原属化外……原居深山穷榖”[6],可见岸里社在成为熟番前原居于山中[1]

家族

张达京是阿穆的女婿。18世纪初,岸里社人遭遇瘟疫,社人因张达京以草药为其治病而相继与之结亲,张达京的其中一个妻子就是阿穆的女儿,故张达京又有别称“番驸马”。张达京于雍正三年(1725年)因熟知台湾原住民情况、通晓台湾原住民语言与有招抚台湾原住民之功而受封为首任岸里社通事。[5]

潘敦仔是阿穆的孙子。潘敦仔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9],是岸里九社第三任总土官,在雍正十年(1732年)因协助清政府平定大甲西社抗清事件而奉诏入京陛见,获清世宗赏赐御衣,并赐号“大由仁”[2],后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获委任为岸里社首任非汉人通事[2][9],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9]。潘士兴是潘敦仔的次子,故为阿穆的曾孙。潘士兴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番义首贡生”的身份与时任总通事潘明慈带领岸里社1195名“壮番”随清军平定林爽文之乱[1]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