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舍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舍利([英]Acheulean)文化是考古学上对于一类史前人族(Hominini)石器工艺技术的称呼。此文化横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非洲、亚洲及欧洲。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3年3月10日) |

阿舍利文化是旧石器文化中的一个阶段,距今170万年至20万年间,因最早发现于法国亚眠市郊的圣阿舍利|圣阿舍利而得名。它是左右对称的石器,多类型组合,例如: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大型石刀等。它的出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生产标准化器物的意识和能力。
阿舍利工具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初期,遍布非洲和西亚、南亚、东亚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通常与直立人的遗迹一起发现。据认为,阿舍利技术最早发展于大约176万年前,源自与能人有关的更原始技术“奥都万”[1],阿舍利至少涵盖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部分,其结束时间并不明确,取决于是否将桑戈技术(Sangoan)(也称为“Epi-Acheulean”)纳入,阿舍利有可能延续到13万年前。在欧洲和西亚,早期尼安德特人采用了阿舍利技术,在大约16万年前过渡到莫斯特技术。
Remove ads
阿舍利石器

在史前石器制造的四个分类中,阿舍利的文物被归类为模式2,意即它们比Clactonian或奥都万/阿布维利文化工业的模式1工具(通常较早)更先进,但缺乏以莫斯特文化工业为范例的模式3中古石器技术(通常较晚)的复杂性。
模式1工业是用锤石敲打合适的石头,制造出粗糙的薄片工具。断裂的石片会有自然锐利的切割边缘,之后必要时可以从边缘敲打另一块较小的石片来进一步锐化(称为“修整”)。这些早期的工具制造者也可能会将他们从石头上取下的石片(称为石核, core)加工成砍刀的石核,不过这些物品究竟是工具还是只是被丢弃的石核,还存在一些争议。
模式3技术出现于阿舍利统治末期,涉及勒瓦娄哇技法 (Levallois技术),最著名的是被莫斯特文化工业所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工具形式称为Mousterian of Acheulean Tradition,或MTA类型。旧石器时代晚期模式4工业的长刀片是在阿舍利被遗弃之后很久才出现的。
由于阿舍利时期的工具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有人努力将它分为不同的阶段,例如John Wymer将英国的材料分为早期阿舍利、中期阿舍利、中晚期 阿舍利及晚期阿舍利。这些方案通常是区域性的,其年代与诠释也各有不同。
在非洲,距今60万年前后制造的工具有明显的差异,较旧的群较厚且不太对称,而较新的群则有较多的修饰。[2]
Remove ads
阿舍利手斧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石头是对称地双面加工的。由于后一个原因,手斧和劈刀一样,都是双面加工的工具,可以从大石片本身或预先准备好的石核制成。[3]
阿舍利工具及其制造者的地理分布,通常被解释为由古气候和生态因素导致,如冰川作用和撒哈拉沙漠的沙漠化。[4]
除了刚果河周围茂密的雨林之外(后来才有原始人类移民到那),非洲大陆各地都曾发现阿舍利石器。人们认为,阿舍利石器是从非洲向北和向东传播到亚洲:从安纳托利亚,阿拉伯半岛,经今天的伊朗和巴基斯坦[5],进入印度,甚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在欧洲,阿舍利的使用者到达了潘诺尼亚盆地和地中海西部地区,即今天的法国、低地国家、德国西部以及英国南部和中部。由于冰川作用,再往北的地区直到很久以后才被人类占领。在泰米尔纳杜邦钦奈的Athirampakkam,阿舍利开始于1.51 mya,同样也早于印度北部和欧洲。[6]
直到1980年代,人们还认为到达东亚的人类放弃了祖先的手斧技术,采用了砍砸器。哈拉姆·莫维斯发现了阿舍利工业和非阿舍利工业之间的明显区别,他绘制了横跨印度北部的莫维斯线,显示这两种传统的分歧之处。然而,后来在韩国全古里以及蒙古和中国发现了阿舍利工具,使人们对莫维斯所作的区分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7]。从那时起,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划分“罗伊线”(Roe Line),这条线横跨北非到以色列,再跨到印度,将阿舍利工具制造者使用的两种不同技术分开。在罗伊线以北和以东,阿舍利手斧直接由大的石结核(nodule)和石核(core)制作;在罗伊线以南和以西则是用从这些石结核上敲下来的石片制作。[8]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