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里山计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里山计划
Remove ads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白热化之际,美军为表示捍卫中华民国的决心,在1958年9月自加州本土紧急增派第83战斗拦截机中队英语83d Fighter-Interceptor Squadron协防台湾,这是F-104型战斗机与中华民国首次的交集。

Thumb
1958年9月15日,83战斗拦截中队(83rd Fighter Interceptor Squadron)停放在桃园空军基地,编号56-0791的洛克希德F-104A型战斗机

该中队为首批操作F-104A拦截机的单位,而当时中华民国空军对F-104的了解不多,只知道该机极速达2.0马赫,比现役的F-86快近一倍;823炮战结束之后,情报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逐步换装俄制米格-19战斗机,为维持中华民国空军在台湾海峡制空权[1],中华民国国军方面向美军顾问团申请更多F-100超级军刀战斗机军援,F-104并非国军方面要求的增援机种。不过美国在允诺增援更多的F-100战机同时,主动提供国军F-104,这个消息大出国军意外,也因此在中华民国国防部内出现了意外的反对声浪。

美军免费军援每年有计划额度,逾额须由接受国家付费。在当时,换装一支F-104中队需要的经费,与换装三个人数破万的中华民国陆军野战重装步兵师相等,在经费拮据战略仍需反攻大陆的时代,分配资源的比重不只考虑实质战术要求,也涉及政治智慧的配重;但时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俞大维博士认为陆军野战步兵师再多对空防也没有助益,因此决定先换装一个中队的F-104,使中华民国空军正式迈入倍音速时代,换装代称是“阿里山计划”,后续接收F-104仍以相同代称延续。计有十一号阿里山计划,共接收约247架各型F-104星式战斗机[1]:141

Remove ads

阿里山1号

飞机驻地选定位于台中市的公馆基地(美军扩建后更名为清泉岗空军基地)。1960年(民国49年)5月17日,首批飞机抵达公馆基地,5月26日,举行交机典礼[1](pp. 140-141)。5月28日,空军正式换装美国军援的首批22架F-104A型单座战斗机及5架F-104B型双座战斗机。

F-104战斗机在飞行速度于马赫0.9、1.4、1.7及2.0时,剩余推力最大;最能发挥该型机的优势,拦截进犯台湾北部政经中枢的敌机。当时决定由空军第3大队第8中队作为第一个换装F-104的单位,飞行员由各战斗机部队遴选。换装F-104的飞行员不只要合乎空勤标准,甚至外貌都列为遴选条件之一,经过两个多月择优选出22位空军官校22期至39期、在当时正处于巅峰状态,且全员都参加过台海战争的飞行员,有些甚至还在民国47年(1958年)甫告一段落的台海危机中击落过MiG-17。

首批军援中华民国空军的2架F-104B型双座机(编号4101及4102),在1960年5月17日由美军道格拉斯C-124运输机琉球空运抵台,第8中队位于台中公馆基地西区,于是便将西区划为F-104专用厂区,除第8中队的空地勤人员外,任何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而当时F-104的装配厂,俗称阿里山厂,也就是现在的汉翔航空工业沙鹿厂区。本批次计有F-104A(单座)22架、F-104B(双座)编号5架;民国55年(1966年)7月底为配合美国军援政策,阿里山1号的F-104A/B悉数封存运交美国,并移转给约旦皇家空军巴基斯坦空军。空军在民国56年(1967年)实施阿里山5号计划,让第8中队换装美援全新的F-104G及RF-104G替换阿里山1号的F-104A/B。

从台湾转移到约旦的F-104A/B,由于1967年(民国56年)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之故,美国一直到1969年战争结束后才正式交机给约旦。服役期间,约旦曾将部分战机借予巴基斯坦参与第三次印巴战争,所有约旦星式机最终于1977年1月7日退役,若干机体并在退役后被美国民间收藏家买回,并成为航空博物馆藏品。

从台湾转移到巴基斯坦的F-104A,仅有1架4219号机,于1965年3月进入巴基斯坦空军。同样在退役后入藏于该国空军博物馆内。

阿里山1号各机资料如下(转移约旦及巴基斯坦后服役情形参考自德国网站“916 Starfighter”):[2][3]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2号

1963年(民国52年)7月16日,空军实施阿里山2号计划,首次接收F-104G。美国依海外军事援助计划(Military Associate Program,MAP)军援一批55架F/TF-104G给中华民国空军,其中约半数由洛克希德原厂制造,另外一半则由加拿大加拿大飞机公司英语Canadair制造。当中31架(单座25架、双座6架)于阿里山2号接收,由空军第3大队第7中队操作;本批次中原有5架RF-104G,惟接收后即改装回战斗机使用。

阿里山2号各机日后因为长期肩负空防压力,几乎全数于事故中坠毁或重创报废丧失,仅有4301号机留存。资料如下表(*号表示加拿大飞机制造):[4]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3号

1963年8月12日,在阿里山2号实施约1个月后,空军火速进行阿里山3号计划,由空军第6大队第12中队换装8架RF-104G战术侦察机,替换该大队配备的RF-84F战术侦察机。同年12月再接收2架TF-104G双座机提供转换训练需求使用。

第12中队新换装的8架RF-104G编号均采偶数号,理由为历年损失的侦察机编号多为奇数号,为使飞行员安心,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下,编号也就从善如流避开奇数号。

但是到1980年,由于历次事故影响,阿里山3号RF-104各机仅剩2架幸存。因此在1982年阿里山8号计划实施后,残存机拆除相机退出侦察机序列,并改装为F-104G补充防空战备。

本批次10架机体全部为洛克希德原厂制造,机籍资料如下表: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阿里山4号

1964年(民国53年)5月1日,中华民国空军接续实施阿里山4号计划,由第3大队第28中队接收前一年美援机的另外24架F/TF-104G(23架单座、1架双座),汰换该中队原先操作的F-86F军刀式战斗机。换装完成后,第3大队成为空军首支全大队均操作F-104的飞行大队;与阿里山2号一样,本批次原有3架RF-104G,惟接收后即改装回战斗机使用。

本批次机籍资料如下表(*号表示加拿大飞机制造):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5号

由于美军强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军援政策,东南亚国家的援助,美军收回阿里山1号的F-104A/B让渡给约旦及巴基斯坦。 为此中华民国空军在1965年(民国54年)5月11日实施阿里山5号计划,原本采用A/B型机的3大队第8中队从美方获得全新的F-104G;本批次总共有11架F-104G与2架RF-104G(惟接收后即改装回战斗机使用),于113空战获得击坠纪录的F-104G战功机即属本批次。

与阿里山2号及4号相同,阿里山5号部分机体同为加拿大飞机承造,机籍资料如下表(*号表示加拿大飞机制造):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6号

1970年(民国59年)6月,空军向美国争取F-4战机未果,但得到美国提供两个中队的F-100A与一个中队的F-104A/B。同年12月1日换装,此为阿里山6号计划,共接收了25架F-104A/B(单做22架、双座3架)。由新竹基地11大队41中队接收换装。

虽然看似美国只提供了较早出厂的二手A型机,但较不为人知的是这批A型机在机体性能的突出之处;该批F-104A为F-104A-20-LO批次机体、1956年出厂,与1958年增援台湾的第83拦截机中队运用机型相同,但这批飞机在美国空军操作时是由1969年12月解散的美国空军第319拦截机训练中队英语319th Fighter Interceptor Training Squadron运用,单位解散后转移给中华民国空军;在1967年底,319中队的26架战机为协助F-104S战斗机英语Aeritalia F-104S开发,故改装上S型机使用的J79-GE-19型发动机(后燃推力17,900磅),推力数值甚至高于F-104G,又比阿里山一号的F-104A/B推力提升了1,900磅,加上比较轻为拦截任务设计的A型机身,使得这批F-104A推重比表现是F-104家族中最佳的一种子型号。这批F-104A与阿里山一号外观上的不同处在于发动机喷嘴,后期加装了上下防撞灯、机首下方的太康天线及主轮盖拦截器。

推力增强后的F-104A飞行表现,据服役过的飞官回忆加速性极佳、飞行操作性也相当优秀,因此飞过的飞行员个个赞不绝口;由0.9马赫加速至2.0马赫只需2分多,1.4马赫还可以带杆转弯,+2G的动作下,后燃器全开飞行速度仍可到达马赫2.0。当战机无外挂、机内燃油3,000磅、推重比接近1时,加速度更快。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7号

因双座机的严重短缺,空军遂于1976年(民国65年)5月13日实施阿里山7号计划,购置美军除役的F-104D共7架,由3大队接收。其中1架做为拆零机,其余全部在修复后投入服役。至1988年除役。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阿里山8号

1980年代初期,美国雷根政府与中共签订817公报后,空军向美国提出购置 XF 战机(主要是 F-16/79、及 F-20)便受到强大政治阻碍而未能通过。但仍得到美国政府同意,将西德联邦国防军空军美国路克空军基地(LUKE AFB)的一批66架TF/F-104G售予中华民国。这批战机共有29架F-104G、37架TF-104G 、分为23架及43架两批运交。计划中尚包括26具J79发动机、17具后燃器

这批飞机中,TF-104G由当时仍运用F-104的3、6、11大队下辖之5个战斗/侦照中队均分;F-104G则由11大队的42、48中队换装,11大队因此成为空军第二支全大队运用F-104的单位,在阿里山8号完成之际,中华民国F-104机队进入服役高峰期,当时有2个战术战斗机大队及1个侦照中队,共7个中队运用F-104。

在本次计划执行中,空军也趁机升级了RF-104G的侦照性能,采购代号“始安计划”,总价为5亿新台币(1983年币值),从1984年服役运作至1998年F-104全数除役。空军挑选了4架F-104G(4398、4400、4365、4392),作为新型战术侦照设备的载台。新型侦照相机为李顿PC-201长距斜角扫描式相机(Long Range Oblique Photography , LOROP),因代号缘故又称“始安相机”,由于价格高昂仅购入2部。PC-201 LOROP之焦距长72英寸,无法塞入F-104的前机身,李顿为此设计了特制长机鼻以容纳相机硬件。始安相机的最长侦照距离为72公里,由于特制机鼻导致RF-104重量变化,所有的操作速度都要增加10节,且相机启动运作时只能容许飞机在10度以内的坡度缓慢转弯。

1983年7月20日,由十一大队41中队实施阿里山八号F-104G战机战备训练计划,换装TF-104G。第一架组装完成的是4186号机。1984年1月1日,42中队换装F-104G,同年9月5日48中队换装F-104G,这批战机也是最后除役的一批,共服役15年。

因为原属西德空军,本批次的F/TF-104G皆有原西德空军的“影子序号”[5]。资料如下: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9号

为了维持日趋老旧的F-104机群及补充因损失而减少的数量,空军决定向美方再增购一批F-104战机,而美国便将号称在亚利桑那州沙漠储存场封存,由日本制造,并在日本航空自卫队服役的F-104J/DJ转售中华民国。日本制造的星式机会封存在美国是因为这批战机购置时为美国以海外有偿军援的方式出资协助日本自制,产权上属于日美共有,有必要也可逃避武器输出三原则规范转让,因此航空自卫队在1986年将星式机完全除役后挑选了状况较好的飞机归还美国,美国则利用规范漏洞转让给中华民国,实际上这批飞机可能根本连封存厂都没进去过。

中华民国空军于1987年7月6日实施阿里山9号计划,购置30架F-104J与6架F-104DJ,但只组装其中26架(21架F-104J及5架F-104DJ),其余充做拆零机。其中因为4520号机于飞交清泉岗时坠毁在半途中,于是再组装一架4522号机补充。本批战机由阿里山2号接装的3大队7中队使用,而该中队的G型机则遭汰换。

J型机与G型机的不同主要受到日本国情限制,J型在制造时便取消了M-2轰炸计算机,火控雷达也是比较阳春的NASARR F15J,虽然服役时有配备2.75吋空用火箭,但严格来讲并不具备对地攻击能力。但因为取消了相关机能,飞机整体重量略轻,飞行性能也略胜G型机一筹。反映在外观上的差距为主轮较G/S型窄,起落架舱盖并无像G/S型一样隆起一块方形。

虽然日本挑选了飞行时数较低且较新的飞机转让,但是终究是日本授权生产的特规机,许多零件即使和G型看似共通,但实际混合运用时仍会出问题。尤其是J79涡轮喷射发动机,J型机使用者部分细部与G型机并不相同,也因此发生至少一起坠机意外。加上空军未能获得完整的F-104J/DJ技令,导致在后勤保修上的困难日趋严重,因此在1990年4511号机失事后,空军即加速了J型机的除役进度,让F-104J/DJ在空军内服役不到5年就于1991年3月1日除役。

最广为人知的零件相容性问题是发生在1993年3月4日的5664号RF-104G侦察机失事事故,经调查系肇因于发动机故障(J型用J79发动机后段与G型用J79发动机前段相接),飞行员张复一中校在跳伞3天后才获救。

更多信息 飞机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10号

1984年(民国73年),在6~8月短短3个月内接连三起F-100战斗机失事之后,空军决定全面汰除48中队的F-100机群。为补充F-100除役后11大队战机的不足,空军于是再向美国购置了一批F-104G。这批F-104G为美国依海外军援计划军援丹麦皇家空军的战机,丹麦除役之后归还美国再转售台湾。此即阿里山10号计划。

空军在1988年1月15日实施阿里山10号,共购置18架(单座15架、双座3架)。这批F-104G部分为加拿大飞机公司(Canadair)生产、与阿里山2号部分F-104G是同一个生产批号,20余年后这些战机竟又在台湾相逢。但和阿里山8号的F-104G在外形及内部结构都有些许不同,而这批F-104G准备运交台湾时,美方先行予以整修将F-104G的轻翼结构改为与TF-104G相同的重翼结构,以增加其强度及使用寿命。

更多信息 型号, 国军编号 ...
Remove ads

阿里山11号

1990年,因为洛克希德公司宣布停止供应F-104零组件,空军最后透过美国国防部于前后购入前比利时空军的16架F-104G与8架TF-104G。这批飞机运回国后并未投入服役,全数充作拆零机使用。[6]

更多信息 型号, 国军编号 ...

注释

资料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