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阇黎
上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7月18日) |
概论
原为婆罗门教中婆罗门教授吠陀祭典规矩与仪式之师。后为佛教采用,作为佛教徒对其师长的尊称,与和尚、喇嘛意义相近。
汉传佛教显教的使用可见于受出家戒的场合。汉传密宗与日本真言宗则以阿阇黎作为上师与传授密教仪轨者的名号。
在密宗一些典籍称释迦文佛为“阿阇黎”,意思一如汉传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意。
南传佛教中的泰国佛教常称教师为“阿姜”(泰语:อาจารย์,罗马化:Ajahn),例如阿姜查尊者,而阿姜即转化自阿阇梨。
释义
- (一)出家阿阇梨,出家时授十戒师,故又作十戒阿阇梨、亲教师、得戒和尚、和尚。
- (二)受戒阿阇梨,受具足戒时之羯磨师,又作羯磨阿阇梨、羯摩和尚。
- (三)教授阿阇梨,受具足戒时之授威仪师,故又作威仪阿阇梨、教授和尚。
- (四)受经阿阇梨,教授佛教经典读法、意义之师。
- (五)依止阿阇梨,与出家僧人共居,指导其起居之师,出家僧人仅依止一宿,共同起居时的老师,即可称之。又称依止阿阇梨、依止师,也可称为和尚[1]。
阿阇黎与和尚,大致上可以视为相同的名词,在使用时也常互换使用。如出家阿阇黎与依止阿阇黎,可称为和尚[2]。得戒和尚,又称为十戒阿阇黎[3]。《梵网经》中以和尚及阿阇黎为八福田之一[4]。
注释
参阅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