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加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加昌
Remove ads

陈加昌(英语:Chin Kah Chong,1931年—2023年6月21日[1]),新加坡作家兼首名战地记者,也是二战幸存者,曾为《中兴日报》、《益世报》、《中国报》与《泛亚通讯社》效力。从事新闻业长达半世纪的他经常奔走于政坛风云间,经历了新加坡的动荡岁月及重大的历史事件。

事实速览 陈加昌, 性别 ...

经历

早年生活

1931年,陈加昌在新加坡出生。

1942年,日军攻占新加坡时,陈加昌年仅11岁,住在后港一带的苏马巴椰园(Somapah Estate)。他的父亲因害怕日军滋事,在门上画了一面旭日旗,把写着“昨夕除西寇,今朝接东皇”的对联挂在门旁[2]

陈加昌在父亲的安排下到昭南日本学院上学,这令他掌握了日语的基础[2]

踏入新闻业

1950年,韩战爆发时,他加入了《中兴日报》。

1953至1955年期间,陈加昌兼任槟城的《光华日报》、怡保的《建国报》与吉隆坡的《中国报》三报联合特约驻新加坡记者。

在成为了《益世报》、《中国报》的记者后,他于1953年重返《中兴日报》担任采访主任。

1955年,加入《泛亚通讯社》,先后任驻越南特派员,星马区及东南亚区主任,并在万隆会议时聆听周恩来先生的发言。同年,他还采访了福利巴士工潮暴乱

1956年2月,代表《泛亚通讯社》,以记者的身份到刚脱离法国殖民地的印支三邦,越南柬埔寨寮国进行长达半年的巡回采访。

1973年,他创立了《泛亚社》日本文政经新闻社。

1985年,他创办了日文《泛亚时报》双日刊。

1989至1996年期间,陈加昌曾任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新闻奖的评审委员。

陈加昌除了到越南采访战地新闻,也采访了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新加坡独立五一三事件学潮暴动新加坡种族暴乱等重大新闻。直至2005年才正式退休。

作品

更多信息 出版年份, 标题 ...
Remove ads

翻译

节目

  • 《回望80年:战争留下的印记》[10]
  • 《星期二特写之星洲头家3:郑古悦》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