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陈淑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淑樺
Remove ads

陈淑桦(1958年5月14日),台湾女歌手。中国文化大学毕业(主修舞蹈;副修音乐)。童年即进入歌坛,经过多年磨练后,在1982年的台湾后民歌时期,以《夕阳伴我归》获得突破。1985年获金钟奖最佳女歌手奖,1991年和1996年两度获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奖。1989年,以《跟你说 听你说》专辑缔造台湾史上第一张唱片销量破百万的纪录。陈淑桦一共发行过三十余张个人专辑,作品总数约420首,包括国语、英语、台语、粤语和日语歌曲[1]。在1998年发行最后一张专辑后退出歌坛[2],进入慈济工作[3][4]

事实速览 陈淑桦, 女歌手 ...
Remove ads

演艺历程

童年和少年期(1966-1976)

陈淑桦自幼喜爱音乐,常拿扫帚作麦克风,跟着音乐唱和跳[5][6]。小学一年级时加入“牧星合唱团”开始学习音乐[5]。1966年,年仅八岁的陈淑桦参加当时台湾最大型的歌唱比赛——中广的“台湾歌谣比赛”,以〈个个满足〉夺得社会组冠军。

1967年,九岁的陈淑桦与江蕾共同录制台语流行音乐专辑《歌唱成名》,其中〈水车姑娘〉为陈淑桦初试啼声的歌曲。从此,陈淑桦以童星身份踏入歌坛。三年后,七星唱片发行陈淑桦的国语歌曲,收集在《忘也忘不了》和《干杯吧!恰恰》等专辑里。

1971年,陈淑桦就读金华女中,在中视金曲奖》、《蓬莱仙岛》演出[5]。1972年,歌林唱片发行她参赛的单曲〈交叉线〉。1973年,15岁的陈淑桦在海山唱片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爱的太阳》。

国中毕业后,陈淑桦考上中国文化学院舞蹈科。大二上学期避开家人耳目,考了歌星证。她顶着家人的反对,在台湾饭店以英语歌驻唱了两年[5],为她后来的英语演唱打基础。

陈淑桦成年前共录制约30首歌,内容偏成人化。这是她练声的阶段。

Remove ads

成年早期 (1976-1978)

1976至1977年,陈淑桦成年早期,由大三洋唱片发行了三张国语专辑:《再会吧!心上人》(1976),《寒雨曲》(1977),和《悄悄地说再会》(1977)。她成年后的歌声比少年时优美,早期歌声有邓丽君的甜美[7]

1978年,宝丽多发行了陈淑桦的专辑《飘云。落花。爱》。同年,陈淑桦和几位大学同学合作,录制了一张罕为人知的英文专辑《陈淑桦西洋歌曲》,由森声唱片发行,是那个年代流行英文歌的翻唱[8]。虽然她多面向发展,但当时台湾歌坛盛行校园民歌,以西洋歌为根基的陈淑桦并未受到真正瞩目。

1977年,陈淑桦成为华视基本歌星,并主持综艺节目千里单骑》两年,走遍了台湾各地风景区[5]。1979年赴日观摩后,陈淑桦回华视主持《青青草原》和《星河颂》[5]

陈淑桦成年早期共录制了约70首歌。由于唱片公司的问题,这些作品大多没有得到官方保留[9]。虽然她与邓丽君同年录制第一首歌,少年时甚至唱了一些相同的歌,但她成年前注重学业,只是业余歌手。成年早期又时逢台湾歌坛创作低潮,没有突颖而出[8]。十多年的磨练给陈淑桦培养出很深的歌唱实力,坚韧的性格和对事业的珍惜,是她后来被称为“屡败屡战”歌手的起源[7]

海山时期(1979-1982)

1979至1982年,陈淑桦进入职业发展重要的时期,和海山唱片共发行七张专辑和几首单曲,约90首歌[9]。和她以前练声期不同,这些歌大都是原创曲目,给她带来成名的可能性。这是她职业生涯的真正开端[5]

1979年第一张是情歌专辑,不过因发行时机逢中美断交,故以专辑唯一反美歌曲《自由女神哭泣了》作为专辑名称。那年的《宁静海》收集了同名电影的原声插曲,开始了陈淑桦作为主题曲演唱者的生涯。

1980年,陈淑桦的专辑《归程》和《美丽与哀愁》,还有1981年的专辑《又见春天》也是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专辑,有不少旋律优美的歌,使陈淑桦碧玉般的歌声得到展示。这些作品包括多首由叶佳修翁清溪,张弼,和刘家昌等人谱的歌。〈娃娃的故事〉,〈美丽与哀愁〉,〈含羞草〉等歌曲给陈淑桦竖立了优柔清纯的早期音乐形象[10]。但此时台湾歌坛青黄不接,《又见春天》后有一年陈淑桦没有录制新歌。她做了离坛和留美的准备[5][11]

陈淑桦的星途在1982年发生了转折,达到她歌唱生涯的第一个高峰。在那年农历前,她发表了以主打歌《夕阳伴我归》同名的个人专辑,并采用快歌慢歌皆有的唱片制作模式,该专辑成为当年台湾卖座最佳专辑。专辑中的《红楼梦》是唯一一首陈淑桦后来两次重新录制的歌曲(1990年和1995年)。

1982年,陈淑桦发行在海山唱片的最后一张专辑《她的名字是爱》,其中〈七里香〉,〈秋夜的低语〉和〈红砖路〉等歌曲延续了《夕阳伴我归》里陈淑桦体现出的中音段的魅力。海山后来将她的作品数字化,发行了好几张陈淑桦海山大碟,为她职业早期作品的保留做出重要贡献。

1982年十月底,陈淑桦去日本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流行歌谣赛,演唱了翁清溪作曲的英文和日语歌曲《今夜承诺我》,入围世界前十六,进入决赛[12]。她出色的演唱得到国际唱片公司的注视,百代认为她可以取代刚离开公司的黄莺莺[13]。陈淑桦后来采访中说日本歌谣赛是她职业的重要转折点,既决定了她海山约满后下一步的行程,又使她开阔了视野,将目标定为国际一流水准[5][7]

Remove ads

百代前期(1983-1986)

1983年,陈淑桦与新加坡百代唱片(EMI)签约[10],出版了数张高品质的中英文黑胶唱片。截止1986年,百代在台湾的代理是四海唱片。

除了唱片制作,百代注重对陈淑桦的宣传,每张专辑都有全新的造型和大量的报刊宣传[11]。百代期是陈淑桦歌唱生涯里最高产、大胆和多元化的时期,也让她实现职业中很重要的里程碑:获取金钟奖最佳女歌手奖[7][13]。英文演唱,以及百代唱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市场,让陈淑桦在新马地区产生持久的国际影响[8][14][15][16]

谭健常[10],百代希望陈淑桦在中文和英文歌双方发展,中文歌由四海的谭健常制作,英文歌由新加坡的 Reggie Verghese 制作。这时期陈淑桦尝试了各种音乐路线。她深厚的英文歌演唱史,以及谭健常歌路的西洋化,促进了陈淑桦在百代期间中西结合的音乐路线。她的中英文歌曲一共发行了约100首歌,其中包括〈秋意上心头〉,〈海洋之歌〉,〈浪迹天涯〉等多首经典歌曲。陈淑桦的成功极大程度归功于她的敬业精神[7][10][17]。谭健常回忆说,有时哪怕所有的人对陈淑桦的录音都满意,她自己却要求重新录制[7]

在百代时陈淑桦发行了由 Reggie Verghese 制作的三张英文专辑:1983年《The Right To Sing》,1987年《Miracle of Love》和1988年《Hold Me Now》。陈淑桦不仅以她字典般的标准中文发音闻名[1],她的英文发音也很准确[11][18]。虽然她的英文专辑是翻唱,但适合她的歌声和演唱方式。由于原唱大都是男歌手,陈淑桦的翻唱为这些歌灌注了她的独特诠译[11]。和她中文歌含蓄的爱意不同,英文歌更公开地表达爱情,塑造了大胆、叛逆的音乐形象[9]

陈淑桦的第一张百代华语唱片《星光满天》,又名《口琴的故事》,在1983年综艺100排第7。专辑销量很快上五万,实现了陈淑桦入歌坛以来的第一个愿望[8]。同年,她发行了西式十足的专辑《海洋之歌》,包括中文原创和翻唱曲目和一些中文歌词演唱的外语歌,比如〈闪舞〉。这张专辑巩固了她在新马地区的名声。陈淑桦以《海洋之歌》参与1984年的金钟奖选拔,但由于材料准备仓促而未进入后期竞赛,促使陈淑桦之后进一步完善她的歌唱技巧[7]

1984年,陈淑桦推出专辑《无尽的爱》,成为下一年金钟奖的入围材料[7]。1984年底和1985年初,陈淑桦发行《浪迹天涯》,一举突破百代最高销售量[10]。该专辑1985年在马来西亚的销售量是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专辑《Thriller》销量的两倍[16]

1985年3月,陈淑桦获得金钟奖最佳女歌手奖项,击败苏芮王芷蕾。她是第五位获得该奖的女歌手,是她多年敬业的成果[7][13]。金钟奖奠定了她天后的地位。随后,她参与了《明天会更好》的群星录制。

但据谭健常说,百代工作环境在1985年发生变化,导致谭健常离开百代,中断与陈淑桦的合作[10]。1985年八月,陈淑桦发行她与谭健常合作的最后一张原创中文专辑《黑发变白发》,又名《情》,收集了多首带有告别意义的歌曲,如〈黑发变白发〉,〈窗前雨〉,〈结局〉,〈际遇〉和〈诀〉[17]

1986年,百代结束了四海唱片在台湾的代理发行权。再加上谭健常的离职,给陈淑桦的音乐制作带来困难[10]。1986年陈淑桦没有出原创个人专辑,以其他方式填补了空白[11]。《贺岁》专辑出在年初,收集了10首传统的农历新年贺年歌曲(后来的重发版另加了两首歌)[9]。同年,陈淑桦给新加坡电视连续剧《红头巾》唱主题曲和插曲,收集在《红头巾》所有曲目的卡带里[19]

1986年春节,陈淑桦接受了香格里拉夜总会的邀请,和费玉清一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金钟歌王歌后”演唱会。陈淑桦的演出在演唱会的下半场,共约50分钟。其中除了一些百代期经典歌,还演唱了几首从未收入其它专辑的英文,台语和粤语歌,是她极少的全场现场录音作品[9]

不幸的是,由于百代结构变故,陈淑桦在百代期的作品没有得到后期支持。英文歌已不再销售。虽然四海重发过百代期的几张国语专辑,但在线歌曲缺少官方支持,带来作品流失的可能。

Remove ads

百代后期和滚石早期(1987-1989)

1986年,百代在台湾的代理转到滚石唱片,滚石音乐人钮大可被选为陈淑桦的新音乐制作人。她于1987年初发行了《等待风起》(初名《光阴的故事》)。接下来,为了避免单一性,陈淑桦尝试了和不同制作人的合作,包括滚石副总经理李宗盛,音乐人陈昇小虫王治平陶喆,以及外籍音乐人。但由于陈淑桦与百代唱片的合约未满,因此在1987-1989年期间,她的专辑在台湾发行时,会同时挂上滚石及EMI双商标,而她在新马地区的宣传和活动仍由百代处理。[11]

在这三年间,陈淑桦推出了四张国语专辑:《等待风起》(1987),《女人心》(1988),《明天,还爱我吗?》(1988)及《跟你说 听你说》(1989)。她的歌曲成为华人流行歌曲主流,也使陈淑桦在华语流行歌坛中达到“天后中的天后”地位[1]

陈淑桦进入滚石时刚拿下金钟奖,对歌唱事业依然尽心尽力,黄韵玲说她是滚石唱片公司的“精神指标”[20]。当时,音乐创作进入“艺人和作品”(A&R:Artist & Repertoire)联合的制作方式[21],制作人试图将陈淑桦演唱的歌与歌手联系起来[1]。1988年《明天,还爱我吗?》专辑试图以陈淑桦的情感经历为背景,但她回避透露自己的经历[1]。专辑由黄韵玲辅助编曲,陈昇小虫等人作曲,是陈淑桦歌路多样的聚焦[21]。在90年代初采访中,陈淑桦提及《明天,还爱我吗?》是她最喜爱的专辑之一[22]

1989年,陈淑桦发行专辑《跟你说 听你说》,与李宗盛黄建昌李正帆合作,这是台湾音乐史上第一张破百万销量的唱片[23]。主打歌〈梦醒时分〉是专辑成功的重要关键,陈淑桦在这首歌扮演了心理咨询的角色,对失恋的听众表示同情,并提出走出心碎的劝导。〈梦醒时分〉在三十多年后仍广受欢迎,截至2024年初,该曲在YouTube的点阅率近亿[9],是陈淑桦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和百代前期避开做秀不同,陈淑桦在百代后期多次现场表演,包括节日演唱,小品短剧,以及滚石跨年音乐会。现场表演给她更多演绎情感的方式,让她在演唱中讲述故事,安慰人心,和解答爱情中的问题[9]。陈淑桦早年的优雅依旧,但逐步建立更都市的音乐形象[1]。延续百代前期的惯例,陈淑桦的造型随每张专辑而变,在《跟你说 听你说》时期改成中性短发。其歌曲和音乐形象使陈淑桦成为“都会女子代言人”[1]

1990年,百代终止了滚石在台湾的出版和代理,陈淑桦与百代的合约也到期。滚石买下《跟你说 听你说》的全权,专辑在海外重新发行,包括中国大陆。但滚石未能取得前三张与百代共同挂钩的专辑,导致它们从此绝版。由于滚石全权的作品得到完美保留,但百代作品保留欠缺,带来陈淑桦起身于〈梦醒时分〉的误解,以及她职业叙述里片面的转型论[1][11]

Remove ads

滚石中期(1990-1992)

从1990年开始,陈淑桦所有作品归属滚石唱片。之后三年是她多次获取音乐奖的时期,但各方面的压力和健康问题也转变了她的工作和生活[9][22][6]

1990年底,陈淑桦发行专辑《一生守候》,是她获得1991年金曲奖最佳国语歌曲女演唱人奖”的作品,陈淑桦成为台湾有史以来唯一获得金钟和金曲奖的双料歌手[1]。而由林青霞主演,三毛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同名主题曲,由罗大佑谱曲,亦在第27届金马奖中获取包括最佳电影音乐奖等多项奖项。另外,专辑里歌曲〈情关〉是电视剧《末代儿女情》的主题曲,是陈淑桦为武侠影片演唱插曲的代表作之一[9]

1990年底至1991年,陈淑桦因误食当时台湾流行但有害的减肥食品,造成身体不适(根据1992年与归亚蕾的访谈录音[22]及1992年纽约“今夜星光灿烂”对陈淑桦的采访[6],误食药约在1991年,非广泛误传的1997年),离开台湾,在调养身体时重新考虑职业生涯[6]。1991年底,陈淑桦康复后,回到台湾为新唱片《聪明糊涂心》作宣传。该专辑里包括她的热门歌〈这样爱你对不对〉和〈聪明糊涂心〉。据陈淑桦在1992年与归亚蕾的访谈,专辑同名主打歌是郑华娟制作来提醒她注重健康[22]

1992年,陈淑桦到北京,上海等地作滚石唱片的中国巡回演出,收集在《大家乐》唱片里。其中一次现场演唱的〈问〉成为这首歌的滚石官方音乐视频。另外,她推出不少极为畅销的电影插曲,如〈流光飞舞〉和〈笑红尘〉,和受欢迎的男女对唱,如与成龙合作的〈明明白白我的心〉和与周华健合作的〈萍水相逢〉[9]。〈明明白白我的心〉在香港电台RTHK1992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中获取优秀国语歌曲奖。

Remove ads

滚石晚期(1992-1998)

在1991年误食事件后,陈淑桦大约有三年时间离开台湾,在日本和美国学习并调整生活,也把生活体验融入音乐之中[6][24]

1992年,陈淑桦发行《淑桦的台湾歌》,收集了12首经典台语歌,以她选择的音调和节奏唱出,实现她对台湾歌文化保存的愿望[6]。这张专辑是既邓丽君八十年代《福建名歌》后的重要台语专辑。

1994年,陈淑桦推出《爱的进行式》,除几首新歌(如三毛经典〈梦田〉)外还收集了她的几首热门歌,包括〈梦醒时分〉和〈滚滚红尘〉等。专辑的英译名为The Dearest of Sarah,代表着她自己最亲爱的精选歌。

1995年,陈淑桦发行她第一张R&B风格专辑《淑桦盛开 FOREVER》。而后1998年发行的《失乐园》仍带有R&B元素,这两张专辑是陈淑桦淡出歌坛前留下的歌曲新路线[1]。1995年中旬,陈淑桦为新专辑《淑桦盛开》在港台和新马地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其中提及她在1991年和1995年两次大病康复后的人生观改变,包括对生命和情感的珍惜和对命运的接受[25][24]

1995年底,陈淑桦发行专辑《生生世世》,除了同名主打歌,还有新歌〈娃娃已长大〉,对应她1980年《归程》里的作品〈娃娃的故事〉,以及与张国荣对唱电影《风月》的主题曲〈当真就好〉。该专辑还收入9首陈淑桦重新录制的歌曲,成就了她对这些歌的保存和重新演绎。大多歌曲的选择带有致谢、人生反思,和告别意义,如〈秋别〉、〈窗前雨〉、〈别后无恙〉和〈拥抱我〉等[9]

1996年,陈淑桦以《生生世世》击败王菲叶蒨文张清芳蔡琴获得第7届金曲奖最佳国语歌曲女演唱人奖,这是她第二次获得此奖项[23]。此次她没有亲自出席领奖[26]。1997年她与张信哲出席颁发金曲奖,也是她后期极少出现在萤光幕前的一次[27]

1998年,陈淑桦在发行完专辑《失乐园》后全面退出演艺事业。此后如周华健、李宗盛等歌手办演唱会,都有事先传出陈淑桦出任神秘嘉宾的消息,不过传言均未成真。

2003年新年,陈淑桦接受陶晶莹电话专访时,表示“我不是不在演艺界中。因为我有一些事情很复杂,我没有办法说得很清楚”。并说“如果很方便的一种状况之下,我是可以跟媒体见面,因为我也很希望把最真实的一面告诉所有的听众”。对歌迷们的挂念她十分感谢,说“我感恩,我祝福”[28]

2007年黄韵玲在节目上说陈淑桦现在生活过得相当好,或许只是在等待重返演艺圈的时机[20]。但陈淑桦仍并没有复出歌坛,也没有再接受公开采访。她没有参加2010年滚石30庆祝[29],也没有出现在2021年巨星重唱他们1986年的〈快乐天堂〉。

Remove ads

音乐成就和影响力

音乐成就

2003年,滚石唱片为吸引陈淑桦复出录了纪录片《给淑桦的一封信》[1],采访她过去在滚石的同事,包括李宗盛陈升小虫苏慧伦周华健陶喆陈勇志等人。他们认为陈淑桦是台湾音乐史一个重要链接,她横跨了1970年代的民谣到1990年代的华语流行歌曲,并且开发R&B新路线。他们说很少有歌手能像陈淑桦一样在多样歌曲类型和好几个时代里都得到成功,并说她的成就不太可能复制。他们指出陈淑桦的成功来源于多方面,包括完美的歌声,精确的发音,对台湾文化深入的理解,对歌曲独特的诠译,和不受复杂社会而动的纯净[1]。周华健称陈淑桦为“天后中的天后”。

其他著名音乐家也强调陈淑桦对歌曲情感独特和精确的把握[1]黄霑给《青蛇》写了主题曲〈流光飞舞〉后特意去找身在美国的陈淑桦,认为只有她才能准确捕捉歌里细腻的情感。黄霑说陈淑桦的演唱使这首歌成为他作品中最耐听的歌之一,流传度超过电影自身[30]

民谣大师叶佳修认为陈淑桦是台湾“最具文化气息的女歌手”[31]。曾和陈淑桦角逐音乐奖项的苏芮在1987年获金钟奖后采访中说,“淑桦的歌声美,歌路广,造型很现代但还可以大胆的变,她有很多的路可以走。”[32] 罗大佑称陈淑桦为第一流的歌手,认为她独唱的〈滚滚红尘〉超越与罗大佑的合唱[33]。〈滚滚红尘〉细微而复杂的情感和深入的文化背景是陈淑桦的写照[9]

Remove ads

文化和社会影响

陈淑桦作为国际唱片公司EMI(百代)歌手,八十年代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产生国际性的影响[8][16][19]。2007年,新加坡新传媒电视为庆祝制作戏剧25周年举办了隆重盛会《戏剧情牵25》。在观众投票选出25年来最喜爱的五大电视剧主题歌中,陈淑桦1986年为电视剧《红头巾》唱的主题歌入选[19]。此外,陈淑桦百代期的作品,以及邓丽君的歌曲,是马来西亚音乐史上的过渡[16]

八十年代末,陈淑桦的作品对台湾社会,尤其是女性地位的上升,起了重要作用[1][21]。据马世芳[21],陈淑桦八十年代末的影响契合于当时台湾社会的变化:很多女性从乡下移到大城市,承担白领工作。虽然她们和男性能力相当,但往往需要工作得更勤劳,并牺牲个人生活。独立自主的陈淑桦是这群人的代表[1][18]。她的歌曲提倡女性独立[1],她在采访中表达对爱情中男女平等的追求[34],并逐渐树立了成熟和都市的音乐形象,使她成为”都会女子代言人”[1]

陈淑桦音乐形象的多样化,包括九十年代初的中性发式和歌曲内容,也影响了华语歌坛女艺人和歌曲的走向[1][35]苏慧伦说陈淑桦开启了台湾女歌手多元化的时期[1]。2024年文献报道说,华语音乐延续了从陈淑桦以来的女子独立,不依赖于爱情的思路。这是对陈淑桦音乐的长期社会影响的肯定[35]

在滚石纪录片《给淑桦的一封信》里,同事对陈淑桦在“都会女子”走向上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认可[1]。李宗盛一方面承认陈淑桦本人的品质给了他写歌的启发,另一方面强调制作人对她形象变化的作用。周华健认为歌手和制作都重要,把陈淑桦和滚石的合作比喻成“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陈昇则强调陈淑桦在进入滚石前已经走过的漫长的路。纪录片最终未能吸引陈淑桦返回歌坛[2][29]

Remove ads

长期影响

陈淑桦在歌迷心中保持长久的重要地位[35]。2018年,陈淑桦被新加坡中文广播电台96.3好FM的听众选为《80/90年代十大巨星》[14]。2020年,陈淑桦演唱的〈问〉获得《辉煌90》冠军,〈梦醒时分〉获得《热门八十》亚军。与成龙的对唱〈明明白白我的心〉获得《男女对唱》亚军[36]。她在新加坡电台过去十几年来获取各种奖项,详情可见参考文件[14][15][19][36][37][38][39][40][41][42][43][44],是她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有持久影响的显示。

个人生活

陈淑桦出生于台北,家中排第四,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妹[18][45]。父母受过日本教育,家规很传统并严格[6]。父亲是室内装修设计师,母亲是她的经纪人,会说流利的日语[5]。虽然她父母一开始不支持她踏入歌坛,但由于她职业的需求,在当时没有职业经纪人时,她母亲兼任她的经纪人和日常生活助理[10][1][5]

和众多谣言相反,陈淑桦早在1985年金钟奖后广播中就提及母亲鼓励她婚嫁。[13][46] 陈淑桦一生独立[11][32],追求个人关系中男女平等[34]。在职业生涯中保持与男同事职业距离[1][18][32]。2003年最后电话采访中她表明未婚[28]

退出演艺界后,陈淑桦进入慈济工作[3]。曾和她在娱乐界牵线的田定丰说她“对自己自律,但对别人很宽”,并说她虽然身居节俭,但却是慈济的长期慷慨捐款人[4]

音乐作品

EP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正规专辑

国语专辑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英语专辑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台语专辑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合辑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单曲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歌曲名称 ...

精选专辑

更多信息 发行日期, 专辑名称 ...

奖项

更多信息 年份, 奖项 ...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