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陆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陆垹(1497年—1550年),字秀卿,号篑斋,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五年(1526年)丙戌科二甲第十七名进士[1][2]。初任南京刑部主事,父丧丁忧,服阕,补北刑部,又乞改任南京,历任南兵部武库司郎中,出为常德府知府,调任武昌府、岳州府。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经湖广巡按御史伊敏生举荐,明世宗认为陆垹有救荒实政,诏升四品京堂官,二十五年(1546年)五月升太仆寺少卿,加御史俸一等,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升南京鸿胪寺卿,转南京光禄寺卿,三十年(1551年)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赴任不久因病乞休归,归三月,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卒于家,享年五十五[3][4]。著有《篑山集》十二卷、《风雅辑略》等。
家族
原为颍州人,七世祖胜二在元末避乱,徙居嘉善,至玄孙陆耘以义旌门,始称大家。陆耘生陆畦,陆畦生陆鹍,赠刑部郎中。陆鹍娶陶氏,生陆垹。
陆垹二子:长子敷锡,国子生。次子陆仲锡,以贫贱终身[5]。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