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隐身洞摩崖造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隐身洞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隐身洞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弯柏树村二组,分布在邱家河百盘寺隐身洞一青砂岩壁,开凿于清同治圣申年(1872),面向东南,分布立面宽1.86米,高5.06米,幅面9.41平方米。造像龛呈塔形四层分布,共8龛,雕像13尊。以佛教造像为主,有道教造像一龛,龛窟形制除3号龛为圆形龛外,其余依自然岩体而凿,造像题材以一佛二弟子、弥勒佛、天王、道教造像组合。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编号,最大8号龛位于造像底层,为空龛,宽1.86米,高1.71米,深1.9米;最小3号龛位于二层中上部,为圆形龛,宽0.2米,高0.22米。3号龛内雕弥勒佛一尊,光头,圆脸,大耳,面带微笑,身穿双领下垂式僧衣,袒胸开怀,大肚,双手扶膝,结半蜘跌座。8号龛上据刻一圄形香炉,上有右读横排“大清同治壬申年海元设敬圣像”题记,1号龛顶刻“即是灵山”四字。隐身洞石窟造像保存完整,形制特别,多龛造像于一体,组合特别,雕刻精细,在清代石窟艺术中堪称佳作,对研究清代石窟造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94年,隐身洞摩崖造像被通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
Remove ads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