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雅培里神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真福雅培理神父,全名雅各·雅培理(意大利语:Giacomo Alberione,1884年4月4日—1971年11月26日)是意大利籍天主教会神父,为圣保禄会(Society of St. Paul)、圣保禄孝女会(Daughters of St. Paul)及其他“保禄家庭”系列组织的创建者,开启了天主教会新世纪以媒体福传的新事业。
童年经历
1884年4月4日上午十时,雅培理神父出生于皮埃蒙特大区库内奥省福萨诺圣乐伦村(St. Lorenzo),系家中第五个儿子。父亲名为弥额尔·雅培理(Michele Alberione),是一名佃农,而母亲德兰·罗撒·阿陆阁(Teresa Rosa Alloco)则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主妇,热爱祈祷和热心恭敬圣母,夫妇二人相差十三岁。雅培理年幼体弱多病,因害怕其早早夭折,父母故于出生第二天便带其在村内的圣乐伦堂由本堂神父若望·斐雷乐(D. Giovanni Ferrero)付洗,取伯父的圣名为雅各。
不同于其他四个儿子,雅培理的母亲很早便发觉雅培理虽性格软弱,也不太活泼,但却优于思考、记忆和拥有更多抱负。母亲时常向年幼的孩子们教导基础的信仰知识,领孩子们祈祷、去圣堂参与弥撒和敬礼当地颇为家喻户晓的“鲜花圣母”。过程中,幼年的雅培理非常专注于聆听母亲的教导,而且还会追问母亲,要求她解释得更加清楚。
1890年,时年六岁的雅培理入读家附近三公里的小学,在学校表现出与其他同龄学童不一样的成熟和认真。他喜爱学习,不乐于参与孩子间的各种游戏,而是选择在一旁思考自己的事情及温习当日的知识,他尤其喜好历史科,钦佩历史中的领导人物。
Remove ads
“人生第一道光”:第一次立志成为神父
小学一年级时,老师罗莎·卡尔多纳(Rosa Cardona)在课上询问八十逾名学生的理想职业。当问到第二个人也就是雅培理时,受到经常见面的本堂神父若翰·孟德西诺(Don Giovanni Battista Moontersino)的影响之下他回答道:“我要成为神父!”,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立志成为神职人员。虽然受到家庭以及同学的忧虑及质疑,他的这项决定无论如何是坚定的,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在年幼的学习及生活中有了新的目标,人生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1894年,在本堂神父以及一众老师的认可下,仅仅八岁的年纪就于凯拉斯科的圣玛定堂初领圣体。
1893年11月15日,九岁与哥哥方济在圣玛定堂从阿尔巴教区主教若瑟·方济·雷的手中领受坚振圣事,代父为当地丝织厂厂长方济·基可。
因为立志成为神父,每次有传教士经过时,雅培理都格外留意他们,聆听传教区相关的事务。这习惯使得他早早就对福传事业感趣,时常祈祷以及帮忙收取奉献,在同侪中成为信仰的榜样和模范学生。一次他在小学三年级结束时取得了全级第一的成绩,在母亲的教导和赞助下买了一支蜡烛在鲜花圣母圣像前还愿。
1895年,雅培理有机会在父亲的准许下升学,成为家中第一个就读中学的人。(当时学童普遍于小学三年级辍学帮扶家中农务)
Remove ads
初期修道历程
起初,其父和兄长因家庭经济状况反对雅培理进入修院,令雅培理与家中关系紧张,但后来在本堂神父的出面干预下家中改变了主意。除此以外,本堂神父若翰·孟德西诺亦动用私人交情确保雅培理可以被修院院长接纳。
1896年10月25日,雅培理在布拉(Bra)属于杜林总教区的教区小修院成为修生。在布拉教区修院中,雅培理性格沈稳友善,各科功课成绩优秀,尊重修院长上以及恪守院规。信仰上十分虔诚,每日领圣体以及祈祷,为一众修生中留下深刻印象。
另一方面,由于年幼时对传教工作的兴致,雅培理阅读了大量圣人传记以及传教有关的刊物,并于初中二年级加入“传信会”和“圣婴会”。后来更出于传教的热情,一度与同窗好友伯多禄·华勒迪向在迦太基的白衣传教会修院院长以拉丁文写信转会,然而后续却无下文。
1900年4月7日,雅培理在接连完成了中学二、三和四年级的学业后却选择在初就读五年级时被布拉教区修院长上责令离开修院回家。具体原因不明,但可靠原因可能如下:
- 为了情面而在同学间不难堪,不再维持每日领圣体的习惯;
- 阅读大量非传教性质的刊物导致分心,如小说;
- 在布拉教区修院修道末期操行不佳;
- 被怀疑无成为神父的圣召,修道仅仅为了满足求知欲;
- 阅读攻击教会的刊物和言论,丧失学习以及祈祷的热忱。
在回家的半年时光中,雅培理一方面受到家人的抨击,但同时却没失去成为神父的志愿。在申请进入一家同属杜林总教区的修院无果后,亦无选择在普通高中就读。母亲斥责了他消极的生活态度,责令他随兄长们下田耕种,不过在兄长若望·鲁道维可·雅培理的安慰下一部分抚慰了处在低谷的雅培理,但更具决定性的作用,依旧是本堂神父若翰·孟德西诺所为的。他自始至终帮助雅培理走圣召之路,在他的游走以及院长费道雷·达努所的体谅下,他转往阿尔巴教区修院。初进入修院时还以“只要那头母牛不吃掉我的书。”(皮埃蒙特的地方谚语,意为文盲或半文盲的失学)回击讥讽他的用功修生。
在学期间,他常点蜡烛敬礼圣母,并且在后来得到伯父雅格·雅培理的经济援助,用于学费以及家庭开支。(父亲弥额尔·雅培理长年患病,使家庭愈加贫困)同时诸如院长费道雷·达努索、神父莫里诺、达可莫以及恩师方济·基爱沙神父(Canonico Francesco Chiesa)等对雅培理的爱护以及教导,加上好友思定·鲍雷禄年少病故,均使得雅培理再次决心走上神职之路。
“人生第二道光”:著名的一夜
1900年12月31日,他在做彻夜朝拜圣体前祈祷的时候,圣体龛发出光芒,并向他说:“你们都到我跟前来。”(玛 11:28),令他在得到天主的感召后意识到在新世纪要以最新的传播媒体为人类做伟大的福传事业。
“人生第三道光”:神光启示
1907年6月29日他晋铎成为教区神父,在堂区担任各种职务直至1920年;1913年开始掌管周刊《阿尔巴报》。他1914年创建的圣保禄会和1915年与戴格兰修女(Tecla Merlo)创建的圣保禄孝女会均使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教和牧灵工作。
他创立的“保禄家庭”系列组织还有: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