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鸡笼山 (台湾古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鸡笼山,又称鸡头笼,是中国古籍对台湾岛的称呼,记载于《明史·外国传》卷三百三十二。鸡笼山事实上是台湾北部地区的地名,非全岛之称。明清时沿海者,利用岛屿作为航行指标,因岛屿在海上看似山型,称之为山。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日治时期学者认为其名称源自北部平埔族语言的单字Kietangarang,即“”之意,并以台语音译汉字“鸡头笼”,后来省略为Kieran,才又音译为汉字“鸡笼”,并后缀了在台语地名中带有海岛之意的山字。[1]然而,今日台湾史学者翁佳音提出异议,指出当时基隆一带的平埔族自称是巴赛族,而非凯达格兰,反而西、荷人地图上所标之地名更接近台语“鸡笼”之音,故此名称来自汉人所取。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