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雨、蒸气与速度——大西部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雨、蒸氣與速度——大西部鐵路
Remove ads

雨、蒸气与速度——大西部铁路》(英语: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是英国艺术家威廉·透纳于1844年创作的油画[1] 同年首次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今典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事实速览 雨、蒸气与速度——大西部铁路, 艺术家 ...

此画展现透纳在静态画面中传达速度感的艺术能力,是其风格中重要而独特的特征之一。作品结合自然力量与科技进步,构筑出与崇高概念相呼应的情感张力,为19世纪对现代性与自然关系的视觉诠释之一。

Remove ads

背景

本作创作于工业革命晚期,当时英国社会正迅速由农业经济转型为以机械制造为核心的维多利亚时代工业社会。[2] 铁路是工业化进程中最具象征性的创新之一,其引入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也彻底改写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与空间感知。[3]

透纳是少数将工业进展视为可纳入艺术主题的画家之一,[4] 此作正象征现代科技以势不可挡之姿向人类世界推进。[4]

大西部铁路是英国19世纪众多私人铁路公司之一,创立宗旨在于推动崭新交通方式的建设与拓展。此画广泛被认为描绘的是由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设计、于1839年完工的梅登黑德铁路桥英语Maidenhead_Railway_Bridge。该桥横跨泰晤士河,位于塔普洛(Taplow)与梅登黑德之间,是透纳三十年间反复探访与描绘的地点之一。[5] 画面视角朝东,面向伦敦方向。

描述

Thumb
画面左下角的船只细节,漂浮于桥下河面之上。

画面描绘一列火车穿越乡间、迎面疾驶而来的情景,背景为夏季暴雨中的自然景致。列车与桥梁笼罩在雨丝与蒸汽交织而成的朦胧氛围中,两侧则是金黄的田野风光。[6] 画中列车与桥体虽为构图核心,却只以简略笔触勾勒,几近融入周围雨雾与蒸汽之中。水面升腾的雾气、笼罩天际的降雨与火车所喷出的蒸汽彼此混融,使整体色彩趋于一致,展现出视觉上的统一与流动感。[4]

画面左下角可见一对情侣正于河面划船,显示铁桥下方即为泰晤士河段。右下角则描绘一只欧洲野兔奔跑于铁轨之上,被解读为速度与惊惧的象征。火车头冒出三缕蒸汽,依序向后延伸,第一缕最为明显,后方两缕则逐渐模糊于远方,强化列车高速行进的动感。[5] 有观点认为这些蒸汽线条象征了“速度”,也可能暗示风势将其吹散,而桥上横向的灰色笔触则暗示这股强风的存在。

透纳亦在列车车厢中描绘了挥手的人群,营造出搭乘火车作为一种现代社交与休闲活动的气氛,回应当时火车旅行新奇且尚未普及的社会文化背景。[5]

Remove ads

艺术技法

透纳常以短促而有力的笔触,从脏污的调色盘中直接将颜料抹于画布上,营造出具有氛围感的色调,并从底色中逐步塑造出画面形象。[4] 在画面中央及右上角,透纳运用了调色刀以厚涂法(impasto)堆叠颜料。[7][页码请求] 为了表现雨势,他用镘刀将带有污垢的灰泥涂抹于画布上;阳光则从厚重而混浊的铬黄块面中闪耀而出。[5] 此外,透纳以冷色调的深红湖色(crimson lake)描绘阴影部分,而蒸汽机车内部虽呈现红光,其实可能是以钴蓝与豌豆绿混色绘制。[5] 从构图上来看,画面形式安排均衡,结构几何感强烈。[7]

风格与诠释

崇高美学

这幅知名作品展现透纳对古典风景画的坚持,以及他对实验性技法与现代世界的关注。[8]此画经常被解读为对旅行与新兴科技力量的赞颂,铁路象征科技与自然力量的交会。[9]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情感张力,呼应了崇高概念中所强调的自然压倒性力量。速度带来的震撼感成为生活中一项创新体验,它能改变我们对自然的情感,而蒸汽机所营造的气氛也为绘画带来突破性的场景表现。[9]然而,透纳描绘的并非“大西部铁路”的写实风景,而是一种自然与科技力量的寓言式表现。[5]

Thumb
左图为《阿波罗与达芙妮》中出现的猎犬与野兔

野兔意象

画面右下角描绘了一只欧洲野兔沿着铁轨奔跑,可能象征“速度”本身。[5] 有人认为这是对科技极限的暗喻。[4] 另有观点认为,这只动物是在逃避新兴机械的惊惧之中奔逃,透纳借此警示科技可能摧毁自然崇高美的风险。[10] 透纳视猎犬与野兔为速度的象征典型:野兔竭力逃避猎犬的追逐。事实上,他过去作品中亦曾运用过这些符号。例如1810年代的《巴特尔修道院:哈罗德陨落的地方》与1837年的《阿波罗与达芙妮》中,均可见野兔被追赶的画面。虽然当时的野兔速度或许仍胜过由火车头拖行开放式客车的“大西部铁路”列车,但在《雨、蒸气与速度》这幅画中,现代观众可能会感受到野兔随时会被压毁的威胁。[5]

有学者推测,透纳刻意让画中列车模糊不清,避免观者辨识其型号,并藉动物追逐的主题创造张力。当时“大西部铁路”旗下的高速客车“Firefly型蒸汽机车”之一即名为“灰猎犬号(Greyhound)”,但此型列车通常不会用来拖运画中所见的行李车。[5][11]

Remove ads

相似作品

部分学者将本画与《勇莽号战舰》相提并论,认为两者皆表现出从过去迈向未来的主题,列车象征新时代高速行进。[5] 此外,两幅作品皆呈现科技与静谧自然风光间的对比。[5] 另有诠释指出,画面左侧描绘的第二座石桥,对应于透纳1814年《Apullia and Appullus》中的桥梁,两者主结构皆被安排于画布边缘,构图形式亦有相互呼应之感。[12]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