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雪兰莪州华文小学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截至2022年6月共有107,444名学生就读于州内的115所华文小学(简称“华小”)[1],其中25所为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微型华小,占了该州华小总数的22%,而少过30人的微型华小有2所。[2][3]此外,有45所华小的学生人数超过1,050人,不符合城市与乡村规划局的学校规划指南。[3]

事实速览

雪兰莪州华文小学

  学生人数多过1050人(39.13%)
  学生人数150至1050人(39.13%)
  学生人数30至149人(20.00%)
  学生人数少过30人(1.74%)

雪兰莪州华小列表

Thumb
尚未建造的福全山庄中华华小
  依据乡村规划局的学校规划指南,多于1,050人的华小[3]
  学生人数150至1,050人
  少于150人的微型华小,复级班除外[4]
  落实复级班,少于30人的微型华小[5]
  已关闭,但已迁至外县或外州的华小
  已永久关闭的华小
更多信息 县属, 华小 学生人数 ...
Remove ads

巴生县

巴生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24,319名学生以及21所华小,其中4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瓜拉冷岳县

瓜拉冷岳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4,405名学生以及8所华小,其中1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瓜拉雪兰莪县

瓜拉雪兰莪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1,941名学生以及12所华小,其中7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乌鲁冷岳县

乌鲁冷岳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21,006名学生以及17所华小,其中2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乌鲁雪兰莪县

乌鲁雪兰莪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2,027名学生以及9所华小,其中4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沙白安南县

沙白安南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2,009名学生以及10所华小,其中7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鹅唛县

鹅唛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9,181名学生以及8所华小,无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八打灵县

八打灵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38,152名学生以及23所华小,无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雪邦县

雪邦县截至2022年6月共有4,404名学生以及7所华小,其中2所为微型华小。

更多信息 学校编号, 地区 ...
Remove ads

另见

注释

  1. 原和巴生中华华中及独中共用校地,2009年搬迁至莎亚南哥打哥文丁,[6]惟继续使用“巴生”作为地方名[7]
  2. 原与兴华中学共用校地,2005年启用新校舍。[6]
  3. 原位于武吉肯文丁(甘榜爪哇),因原有校地不理想而搬迁至临近的哥文宁乌达玛,2017年6月启用新校舍。[8]
  4. 因空气环境不理想以及学生人数减少而申请迁至巴生顺利花园[9]
  5. 原与滨华中学和滨华二小共用校地,2007启用新校舍。[6]
  6. 原位于巴生港口海南村,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先址,2012年启用新校舍。[6][10]
  7. 原与滨华中学和滨华一小共用校地,2009启用新校舍。[6]
  8. 原位于福隆港,2019年获准迁至瓜拉冷岳丽阳丰逸城(Tropicana Aman)[11],2019年因没有学生而停办,瓜拉冷岳新校舍于2022年开课。[12]
  9. 原敦林苍佑华小校地,后来改在槟城大山脚兴建
  10. 因学生来源减少,2008年获准迁至安邦福全山庄,[6]2021年3月动土,预计2024年竣工。[13]
  11. 原位于峇玲珑,因学生来源减少,2017年获准迁至士毛月Eco Majestic[14],2019年杪动土兴建,2023年9月4日启用新校舍。[15]
  12. 2021年1月开课[16]
  13. 原位于Nigel Gardner园丘,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校至武吉柏仑东,2011年启用新校舍。[6][17]
  14. 原位于乌鲁雪兰莪县的双溪丁宜,因学生来源减少而于2003年7月迁至梳邦再也。[6]
  15. 原位于叻思新村,因原校址环境不理想,2017年迁至现址。[6]
  16. 将迁至万挠[18]
  17. 原位于白沙罗新村,因校地太过拥挤,及教学环境不理想而迁至现址,2001年启用新校舍。但却因没有妥善处理社区居民对学校的需求而引发长达8年的“捍卫白小原校运动”。至于空置8年之久的原校则于2009年重新启用(霹雳州巴力士那坡中华华小搬迁至该校)[6]
  18. 原位于吉隆坡锡兰巷,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现址,1983年启用新校舍。[19]
  19. 原位于吉隆坡孟沙,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现址,1991年启用新校舍。[20]该学校使用首邦市作为“Subang Jaya”的中文译名
  20. 属于宏愿学校的一部分
  21. 原位于霹雳州爱大华哈古乐园丘,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现址,2008年启用新校舍,[6]2016年易名
  22. 原位于霹雳州巴力士那坡,因学生来源减少,2009年搬迁至雪兰莪州白沙罗新村,以作为重新使用空置了8年之久的白沙罗华小原校校舍的方案。[6]
  23. 原位于彭亨州加叻武吉丁丁园丘,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现址,2014年2月启用新校舍。[6][21][22]
  24. 原位于霹雳务边,因学生来源减少,2017年10月26日获准迁至蒲种柏兰岭,[14][23]2019年改为使用蒲种乌达玛第一国中对面的学校保留地,[24]后来因土地风波而改在蒲种都会城兴建,2022年动工。[25]2025年2月17日开课。[26]
  25. 原位于森美兰州利民济礼仁园,因学生来源减少,2017年10月26日获准迁至Bandar Elmina,2023年动工兴建,预计2025年建竣。[27]
  26. 2017年10月26日原计划于蒲种布特拉柏迈花园兴建,后来改为使用金銮第五区的学校保留地,[28]2021年动土兴建,[29]不久后不明原因停工。[30]
  27. 原位于霹雳州乌鲁十八丁,因学生来源减少而迁至现址,2018年3月启用新校舍。[6]
  28. 2024年动土兴建,预计2027年9月启用新校舍。[31]
  29. 前朱运兴华小校地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