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云冈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云冈龙(属名:Yunganglong)是一属基础鸭嘴龙类恐龙,发现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助马铺组下部层位。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大同云冈龙(Yunganglong datongensis)。[1]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1年8月26日) |
Remove ads
发现
2013年王等人命名并叙述了模式种大同云冈龙(Yunganglong datongensis)。属名取自化石发现地以东50公里处的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并加上“龙”的发音直翻;种名以发现地山西省的大同市为名。[1]
2011年于山西省国土资源部与山西地质博物馆的恐龙考察计划过程中,在左云县附近的助马铺组7号地发现云冈龙的唯一标本,现保存于山西地质博物馆。正模标本SXMG V 00001是一系列相关但关节脱落的骨骼,包含头骨后背侧、脑壳基部、部分背部神经弓与棘突、成对坐骨的远端部、左股骨远端、右胫骨近端、左胫骨远端及距骨、数个近段及中段尾椎,属于单一个体。[1]
发现云冈龙的助马铺组,根据生物地层学的关联分析,年代属于白垩纪晚期之初。当地发现的其他恐龙还有一些角龙类及甲龙类。山西首次发现恐龙的纪录可追溯至杨(1958)的记载,当时他将左云县新窑沟地区发现的鸭嘴龙类化石归入姜氏巴克龙,包含单独两颗牙齿、一些脊椎含一系列25个尾椎、一个肋骨、一个右肱骨、一些手部和脚部骨骼。虽然这些标本和云冈龙标本没有重复的部位,但依照云冈龙比巴克龙的分类位置更基础、地层层位也较早期,该研究提及的标本更可能属于云冈龙。[1]
Remove ads
描述
王等人(2013)以四个特征组成的独特特征组合来鉴定云冈龙:①云冈龙和较进阶的鸭嘴龙类上枕骨后表面前倾约45度;而金塔龙和较基础的鸭嘴龙类上枕骨几乎垂直②副枕突水平部朝后外侧延伸连接至鳞状骨;但金塔龙和基础鸭嘴龙类仅向后延伸③在云冈龙和金塔龙可观察到副枕突垂部未朝颅部弯曲;但在巴克龙和更进阶鸭嘴龙类没有④云冈龙和较原始鸭嘴龙类股骨有道深U形髁间伸肌沟,被内外侧髁突扩张部分包围;而在更进阶的物种(如南阳龙)是完全包围。[1]
云冈龙无法与另外三种非鸭嘴龙科的鸭嘴龙类:双庙龙(中国辽宁,晚白垩世早期)、始鸭嘴龙(北美,森诺曼阶)、黑亚瓦提龙(北美,土仑阶)直接透过比较区分开来。如同其他鸭嘴龙类,云冈龙是陆生植食性动物,可以四足兼二足行走。云冈龙的头骨比较宽而低矮。[1]
分类
王等人(2013)的形态学估计显示云冈龙比基础鸭嘴龙形类(如禽龙)较为衍化,但比鸭嘴龙科(如埃德蒙顿龙、冠龙)要原始。为了进一步了解云冈龙在鸭嘴龙类的种系发育位置,研究参考了苏伊士和阿维叶诺夫(2009)的分类数据库并作修改,其中包括两项特征指标,并将南阳龙、云冈龙、双庙龙加入分析中。在取得共识的演化树版本中,云冈龙比原巴克龙先进,并与金塔龙、始鸭嘴龙、南阳龙、双庙龙、列弗尼斯氏龙、巴克龙、谭氏龙、沼泽龙以及由咸海龙与鸭嘴龙科构成的演化支一同并列成未解决的多分支,如以下所示:[1]
鸭嘴龙形类 Hadrosauriformes |
| ||||||||||||||||||||||||||||||||||||||||||||||||||||||||||||||||||||||||||||||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