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云影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云影畦(英语:Maria Wan,1942年12月5日),香港电视制作人,1960年代末出身于丽的映声,1976年转投公营电台香港电台,晋升至助理广播处长。1995年移民到美国

事实速览 云影畦, 幕后 ...

生平

家世及早年生活

云影畦祖籍海南文昌石盘村,1942年12月5日出生[1],她的祖父云瀛桥晚清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官,1935年获授中将军衔并任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1938年退役,1949年往台湾,1960年病逝[2][注 1];父亲云春霖,又名昌烁,亦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军官[3][4]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先后担任海南师管区司令、第六十四军余汉谋部)副师长,少将军衔,1949年10月在高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后在广西集训期间逃往英属香港(1950年后)[2][5],1971年病逝[4]。海南云氏源自元代南下的蒙古族[6],云影畦曾承认自己的蒙古人血统[7]

云影畦早年在香港毕业于嘉诺撒圣玛利书院罗富国师范学院,据其自述毕业后曾在官立小学任职教师[8][9];据一篇对嘉诺撒圣玛利书院校友罗范椒芬的专访,云影畦曾回母校任教,是罗范椒芬初中时的班主任[10]。后赴法国英国留学修读电影[8][9][4]

Remove ads

电视制作事业

云影畦修毕电影后于1968年回到香港,其后加入属于英资的收费电视台丽的映声担任编导(即导演),负责范畴包括综合性节目、话剧、特辑类节目[8],当时一度成为香港两个电视台中唯一的女性编导[11][9][注 2]。1972年,她在公司的安排下到英国深造半年,进修彩色电视摄制技术[14]。丽的映声转型为免费电视台丽的电视后继续任职于该台。

香港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代表性的填词人郑国江曾忆述,他早年在丽的映声担任兼职编导期间,负责统筹综艺节目的云影畦认为香港大部分人口以粤语母语,但音乐市场被国语流行曲主导;在云影畦的建议下,郑国江开始在节目《香江花月夜》中借用国语流行曲的曲调填上粤语词,成为其填词事业之始。[15][16]

在1974年的记载中,云影畦在丽的电视的职务为导播主任[17]。1975年6月末晋升为高级编导主任[8],但未几便传出因内部人事纠纷,在8月离职。离职之初曾表示正在自组电影公司,但后在同年10月以合约形式加入属于香港政府部门公营香港电台电视部,并表示开拍电影的计划未有搁置[18][19]。她与丈夫黄祥成立的电影公司,1976年曾与电影制作人雷鸣的公司合作拍摄了一套电影《星座奇趣录》,由黄祥任监制,云影畦未有任何挂名的职务[20][21][22]

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后,云影畦最初负责妇女及综合性节目[19]。她在1976年1月改以公务员条款获聘任为节目主任,同年6月起署任节目监督[1]。翌年2月,她正式晋升为节目监督,担任教育电视的监制[1][23]。其后,她在1978年1月起署任高级节目监督,同年8月晋升为特级节目主任,两年后再于1980年2月晋升为总节目主任(电视)[1]。在总节目主任(电视)任内,她曾于1981年至1983年间两度署任总监(广播事务)[1]

1984年4月起,云影畦持续署任助理广播处长,四年后于1988年5月正式晋升为助理广播处长[1],任内她经历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改于免费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之变革,及对香港电台独立、公司化的筹备(后因1989年六四事件引发的政治动荡而搁置)[24][25]。此外,云影畦在1980年代是在港台担任最高职位的女性之一,仅次于后来于1986年出任广播处长统领港台的张敏仪,加上张敏仪在出任广播处长前曾于1983年起借调到政府新闻处任职,所以在港台出任助理助理广播处长的云影畦在港台拥有“云大姐”之䁥称[26]

1995年,云影畦从香港电台辞职,移民到美国,当时其夫已移民到当地八年[27]。2000年代,她曾管理一家经营北美地区华人市场卡拉OK业务的公司,名为Entral Group International[28]。2010年,她与丈夫曾经回香港聚旧,当时两人表示在纽约定居[29][注 3]

作品

更多信息 时期, 年份 ...

家庭与个人生活

云影畦在1960年代与黄祥(Michael Wong)结婚,在法国留学期间诞下女儿,后带同女儿转到英国留学[9][40]。关于电影《星座奇趣录》的记载透露了其夫正职为画家[20][21][41],约1977年曾传出两人分居,其后复合的消息[42][注 3]

备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