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氏不连续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雷氏不连续面(Lehmann discontinuity)或称雷嫚不连续面、莱曼不连续面,是指在地球的地幔中,地震波P波和S波突然加速的区域,该区域一般在5150km深,为内地核与外地核的交界点公里深处,该区域厚度约220公里[来源请求]。该不连续面由丹麦女性地震学家英格·雷曼于1936年发现并以其姓氏命名[2]。
历史
英格·雷曼于1953年从丹麦大地测量研究所退休,她在该研究所任职的最后几年和同事的关系不合,部分原因可能是她没有耐心应付能力不如她的同事。之后莱曼在美国居住数年,并且和莫里斯·尤因以及法兰克·普莱斯共同研究地壳和地幔。这段时间她发现了另一个地震波不连续面,该不连续面位于190~250公里深处,并命名为“雷氏不连续面”作为对她的尊敬。[来源请求]
其他用法

- 莫霍不连续面
- 核-幔边界
- 外地核-内地核边界
部分文献中,雷氏不连续面是指190~250公里深处的不连续面。[来源请求] 此雷氏不连续面在大陆地壳下存在,但在海洋地壳的大多数区域以下不存在[3],并且在全球性的平均研究中不容易出现。关于地震波速度增加的现象已有数个解释提出,例如它的下限和有弹性的软流圈相连,相变造成震波速度变化[4];而目前认为最可能的是S波在深度变化时的非均向性 [5]。相关细节请参见唐戸俊一郎著作[6]。
相关
注释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