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霆便携式防空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雷霆便携式防空导弹(波兰语:PZR Grom,为系统全称;PZR,全写:Przeciwlotniczy Zestaw Rakietowy,意为:防空火箭推进武器系统;Grom,音译:“格罗姆”;以下简称为“雷霆”)是一款由波兰装备技术军事学院(WITU)、WAT技术军事大学和斯卡日斯科火箭设计局所研制,武器制造商Mesko和斯卡日斯科-卡缅纳兵工厂所生产的72毫米口径便携式面对空导弹系统。它由所发射、飞行速度达650米/秒(2,132.55英尺/秒)的72毫米防空导弹、一次性发射器,以及可重复使用的握把、肩托和热电池冷却剂组装电子单元所组成。
另请不要将它与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特许生产的Kh-23战术空对面导弹(北约代号:AS-7“凯利”)所命名的格罗姆-A和格罗姆-B相互混淆。
Remove ads
研制历史

起初至少从1970年代开始,Mesko金属工厂在斯卡日斯科-卡缅纳兵工厂大批量生产苏联特许生产的9K32M“箭-2M”(俄语:Стрела-2М,北约代号:SA-7B“圣杯”)便携式面对空导弹,并在波兰被命名为“箭-2M”(波兰语:Strzała-2M)。然而,当这些设计在1980年代后期变得过时之时,主要的设计师们已经进行准备工作,以生产在当时更现代化的苏联设计,即9K38“针”(俄语:Игла́,北约代号:SA-18“松鸡”)。
然而于1990年,波兰离开苏联阵营,9K38特许生产权亦被拒绝,因此当时的波兰手中并无现代化便携式防空导弹。正因如此,虽然合约中断,波方后来决定继续推动计划,自己重新进行研究。
在1992年底开始,波兰的工厂和设计局(其中包括设于杰隆卡的装备技术军事学院(WITU)、WAT技术军事大学和斯卡日斯科火箭设计局),开始研制一种很像“针”式设计的新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据称这些归功于得到波兰情报部门所提供的协助,他们能够在苏联解体以后的动荡期间,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LOMO工厂当中购入原来的9K38“针”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设计计划。[1]到了1995年,第一批(标记为GROM-1,可称为“雷霆1式”)投入服役。作为过渡型号,它其实包含了一些进口的俄罗斯组件。但到了1990年代后期,兵工厂终于制成全波兰制型号,过渡型号以上的俄罗斯组件完全地被由波兰设计的元素所取代,从而得以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目前已经能完全自主生产的雷霆,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在其他用途方面加以应用,走出自己的路线。它最近还提供对外出口。与此同时,还研发了一套控制测量站SKP-GROM、空中目标模拟器和一套训练设备,对操作过程和培训有着重要的支持。
2013年1月1日,Bumar Amunicja生产了第2,000枚雷霆。[2]
Remove ads
设计
雷霆系统设计为仅需一名士兵操作。它由一次性管状发射器与以内的单级发射体、起动机构和地面电源所组成。导弹由固体推进剂发动机驱动。红外线瞄准传感器和目标追踪系统之中的光感测器借由液态氮所冷却。光学系统中所使用的滤光片可将适当的目标从自然和人为产生的干扰中加以分离。雷霆亦具有由Radwar生产的IKZ-02敌友识别系统、让操作员可通过计算机终端和个人通信手段获得空中情况数据的REGA防空分单元指挥系统以及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和夜间操作的热成像仪等选项配件。
它旨在用于瞄准及打击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飞机。因此,雷霆不但由步兵携带及使用,亦被波兰设计为搭配其他地对空防御系统使用,包括ZSU-23-4MP“白色”自行弹炮合一防空系统、ZUR-23-2KG“碘-G”牵引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POPRAD(Żubr P)自行防空车辆。雷霆也可以用作舰艇防卫手段,比如安装在现代化的ZU-23-2MR罗贝尔II型舰炮以上。雷霆的航空型号也可以装上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用作自卫武器。

Remove ads
操作历史

自1995年以来,雷霆已被波兰陆军使用。[3]雷霆也被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在2007年格鲁吉亚购入了其30具发射器和100枚导弹。[3]据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期间的新闻报导,波兰生产的雷霆攻击俄罗斯的飞机和直升机多达20次,期间发射了12枚导弹,其中9枚命中目标,亦极有可能击坠一架苏-25“秃鼻乌鸦”(俄语:Грач,北约代号:蛙足)攻击机。[1]
政治相关性
2008年年底,俄罗斯媒体声称,俄罗斯军方人员在车臣发现了波兰雷霆。波兰新闻界随即作出反应,指责俄罗斯捏造证据,将波兰与冲突联系起来,声称俄罗斯人将缴获的雷霆从格鲁吉亚运到车臣。[8]
衍生型
- 雷霆-2:2000年开始量产。
- 闪电(Piorun):自2006年以来,WAT技术军事大学与Mesko和Bumar Amunicja等公司一起研发了雷霆的更先进型号,取名“闪电”(Piorun)。
使用国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状态不明。[9]
格鲁吉亚: 2007年,波兰向格鲁吉亚交付了30具发射器和100多枚导弹,并且用于2008年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10]其后2008年10月,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在接受“波兰广播电台”的采访时证实,向格鲁吉亚交付了发射器和导弹。
印度尼西亚:作为其Kobra V-SHORAD短程防空系统的一部分使用。
立陶宛:于2014年9月2日签订了一项从波兰采购雷霆的合约,价值为€34,041,000,截至2014年12月22日,立陶宛国防部通知收到第一批雷霆。[11][12]
波兰:共订购约400具发射器和2,000枚雷霆型(Grom)导弹、400枚闪电型(Piorun)导弹,以及以后的420具发射器和1,300枚闪电型(Piorun)导弹。[13]
参见
- 便携式防空导弹
- 闪电便携式防空导弹
- 9K32M“箭-2M”(SA-7)/红缨-5
- 9K34“箭-3”(SA-14)
- 9K38“针”/9K310“针-M”(SA-18/SA-16)
- 9K333“柳树”(SA-29)
- 安扎便携式防空导弹
- FIM-92“刺针”
- 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
- RBS 70便携式防空导弹
- 星纹便携式防空导弹
- 前卫-1、前卫-2、前卫-3、前卫-4
- 红缨-6便携式防空导弹
- 91式便携地对空导弹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