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绿宝石鹦鹉

舊世界鸚鵡科紐費瑪鸚鵡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绿宝石鹦鹉
Remove ads

绿宝石鹦鹉学名Neophema pulchella,英语:Turquoise Parrot,台湾作青绿鹦鹉),是鹦鹉目鹦鹉科橙腹鹦鹉属下的一种鸟类。[3]这个物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森林、林地到天然草地间的过渡带是其最偏好的环境。[4][5]因其拥有广大的分布范围及数量可能正在增加,目前物种状态被划为无危[1][4]

橙腹鹦鹉属
Neophema

红胁鹦鹉

绿宝石鹦鹉

Neonanodes

橙腹鹦鹉

岩鹦鹉

蓝眉鹦鹉

蓝翅鹦鹉

Neophema
2023年所建立的支序图[6]
事实速览 绿宝石鹦鹉, 保护状况 ...

该物种由英国鸟类学家乔治·肖于1792年以Psittacus pulchellus的名称描述,归于当时的非洲灰鹦鹉属下。[7]1891年,意大利鸟类学家托马索·萨尔瓦多里将其归类至新建的橙腹鹦鹉属下,并将其作为该属的模式种[3][8][9]其属名Neophema古希腊语νέος罗马化:neos,意指“新的、不同的”)及德国鸟类学家约翰·格奥尔格·瓦格勒于1832年建立的Euphema属组成。[10]:268[注 1]种加词pulchella来自拉丁语pulchellus,意为“非常漂亮的”。[10]:324

绿宝石鹦鹉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37—44克。[5]成鸟具有明亮的草绿色上半身,其中雄鸟脸部为蓝色,在肩膀处有额外的红色羽毛,而雌鸟和幼鸟则无。[11]喉部以下多为黄色或略带橙色,主覆羽和初级飞羽为深蓝色。尾部以绿色为主,末端较深,两侧边缘为黄色。[5]鸟喙宽平均约7.3毫米、深平均约13.0毫米、嘴峰长平均约13.1毫米;翼长平均约108.6毫米;跗跖约14.0毫米;尾长约98.2毫米。[12]

这个物种主要以种子、花朵和水果为食。[5]它们是相当社交的鸟类,常常成群出现,也不乏存在群体的栖息地。[13]其繁殖季位于8月—12月之间,筑巢于树洞、树桩、栅栏柱或倒下的树干中。[5]每窝产2—6枚卵,20天后孵化,4周离巢,有时候也有一年做两次繁殖的情况。[5][13]

目前该物种于2000年时估计约有2万只个体。[4]绿宝石鹦鹉目前已经适应了新的食物来源,被怀疑数量正在增加。[4]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庞大的分布范围及疑似正在增加的趋势,将红腰鹦鹉列为无危物种。[1][4]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