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青衣北岸公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衣北岸公路
Remove ads

青衣北岸公路(英语:Tsing Yi North Coastal Road,缩写:TYNCR[1]),是一条位于香港新界青衣快速道路。公路始于东面的青荃桥,并如其名,穿过青衣岛的北岸,终于西面与香港干线编号系统中的3号8号干线的一个只准靠左入、靠左出英语Left-in/left-out互通立交;东西两端相距2.2公里。公路在1998年规划兴建,以分流来往大屿山的车流,始建于1999年,并在2002年2月通车。

事实速览 Tsing Yi North Coastal Road 青衣北岸公路, 命名缘由 ...
Remove ads

简介

全长2.2公里的青衣北岸公路始于青马管制区的边界[1],即担杆山路之东端和青荃路之西端[2]。公路往西延伸,并与设有隔音屏的出入口交汇。公路然后经过多座座落于青衣北部的高架桥,而那些高架桥的南边和北边分别是山脉和海岸线。公路在其东端以西约1.4公里的一段经过担杆山路附近的一家船厂和一家水泥厂[3]。公路之西行线通往前往船厂和水泥厂的出口,而从担杆山路进入公路的入口则通往公路的东行线。公路继续向西延伸,并终于位于青屿干线访客中心附近的一个只准靠左入、靠左出互通立交[2],而该互通立交连接3号干线和8号干线[3]

2019年,此公路自担杆山互通立交至通往担杆山路的出入口的路段的年平均每日交通流量英语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AADT)为22720车辆架次(预测),而自担杆山互通立交至青荃路的路段的年平均每日交通流量则为14270车辆架次。该两段路段分别由香港运输署界定为“主要干路”(Primary Distributor, PD)及“区域干路”(District Distributor, DD)。[4]

Remove ads

历史

此公路在1996年左右已有兴建计划[5],而此公路也是青马管制区——一个设有特殊管理的公路区域——的一部分。此公路旨在分流大量途经青衣的交通(尤其是来往香港国际机场与大屿山发展区的交通)而兴建[1]。此工程项目包括兴建公路本身以及车辆出入口、人行道、公路周边的隔音屏、监视系统,以及位于青衣的保养中心[1][6]路政署在1998年10月进行招标后[6],于1999年2月正式与金门建筑签署了一份价值7.756亿港元的合同[7],而工程则在签署合同的一个月之后开始动工[7],同年6月25日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刊宪命名[8]

在施工期间,为防止空气污染,道路、车辆,以及其他相关地方皆被喷水,以减少尘埃吹离工地[9]。工程中建造了很多高架路、路堤和挡土墙,而有一组墙壁因为地基受损而被替换[10]。在运输署与ABB工业及建筑系统有限公司签署合同后,2000年11月,一套全新的交通管制系统开始建造[11]。时任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在2002年2月1日主持了公路的竣工典礼[12],而公路在翌日正式通车[13]。公路上的行车速度在通车时被限制为最多70公里每小时[14]

Remove ads

主要互通立交

整段公路皆位于葵青区

更多信息 位置, 距离(公里)[3] ...

图册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