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静海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静海军
Remove ads

静海军越南语Tĩnh Hải quân靜海軍)是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在安南都护府(今越南北部)设置的藩镇。其主官称静海军节度使,又称交州节度使交趾节度使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大瞿越宣布独立后,“静海军节度使”一职仍作为宋朝皇帝赐予越南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各朝君主勋官,直到宋朝灭亡后才停止使用。

事实速览 静海军, 政府 ...
更多信息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Remove ads

建制沿革

郡县时期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交趾郡交州总管府[1],武德七年(624年)又改为交州都督府[2]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3]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复改为镇南都护府[4],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仍改为安南都护府[5],由交州刺史充任都护[6]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在安南都护府设置静海军,以安南都护高骈[7]节度使[8],仍兼安南都护[9]。静海军节度使之名自此始。

自治时期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加静海军节度使曲承裕同平章事,成为越南实际自治的开始。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曲承裕死,以其子静海军行营司马权知留后曲颢起复为安南都护,充节度使[10]乾化元年(911年),曲颢死,以其子静海留后曲承美为节度使[11]。930年,南汉刘䶮平定安南,生擒曲承美。曲氏故将杨廷艺起兵赶走南汉交州刺史李进,自立为节度使,数年后被部将矫公羡所杀,矫公羡又被杨廷艺部将吴权所杀。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中击败南汉军队[12],次年(939年)即自立为王,拉开脱离中国统治的序幕。

自908年起,南汉刘隐刘䶮刘弘操都作名义上的静海军节度使。

独立时期

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自称大胜明皇帝,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开宝六年(973年),丁部领命长子丁琏以权交州节度使的名义入贡,授检校太师、充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13];开宝八年(975年),授丁部领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封交阯郡王[14]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雍熙三年(986年),以权静海军留后黎桓[15]检校太保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安南都护、充静海军节度、交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封京兆郡侯、食邑三千户、赐号推诚顺化功臣[16]淳化四年(993年),进封交阯郡王;至道三年(997年),加兼侍中、进封南平王[17]景德四年(1006年),黎桓死,赠中书令、南越王[18]。自黎桓始,各朝君主新在位者皆自称权静海军留后以俟宋朝之封;宋朝也必定待之以特进检校太尉太傅)、充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交阯郡王、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赐推诚顺化功臣号[19],久之进封南平王,死后追赠侍中、南越王。此则宋朝仍视其为内藩,故锡以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之名[20]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建立李朝。同年,以权静海军留后李公蕴为静海军节度,封交阯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封南平王[21]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李公蕴死,追赠侍中、南越王[22]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赐国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安南国王[23]。安南国名自此始。至此,宋朝已视安南为外藩,取消安南都护一职,仍授以静海军节度使,其检校官宪衔食邑功臣号如故。

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陈日煚堂叔陈守度的帮助下建立陈朝端平三年(1236年),封为安南国王[24]景定三年(1262年),陈日煚上表求传位其子,遂以陈日煚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其子陈晃为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使、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南国王、效忠顺化功臣[25]。这是静海军节度使最后一次除授。

Remove ads

历代静海军节度使

郡县时期

此时期节度使由中国中央朝廷任命。

更多信息 姓名, 任期 ...
Remove ads

自治时期

此时期的静海军节度使都是安南人。

更多信息 姓名, 任期 ...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