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洲伊斯兰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伊斯蘭教
Remove ads

伊斯兰教非洲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从西亚传入非洲,而该洲为最早传入伊斯兰教的大陆。全球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穆斯林人口居住在非洲,穆斯林们为了到基督教王国阿克苏姆王国避难,穿过现今的吉布提索马里,前往现今的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1]非洲的穆斯林与绝大多数的穆斯林一样是逊尼派[2]有许多非洲国家的各种思想流派、传统与声音,都显示了非洲伊斯兰教的复杂性。许多非洲民族(主要为北非西非东非)将伊斯兰教视为自己的传统宗教,不过其在非洲大陆的实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般来说,非洲的伊斯兰教往往会与非洲的本土文化背景和信仰体系,结合成非洲独特的本土正统宗教。[3]

根据2002年的估计,穆斯林占非洲总人口约40%,由于在以基督教为主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出生率普遍较高,所以这个比例有所下降。[4]伊斯兰教为北非、非洲之角萨赫勒斯瓦希里海岸与西非的主要宗教,南非也有着少数的移民存在。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厄立特里亚马萨瓦同伴清真寺

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在伊斯兰历8年(即公元614年5月),穆罕默德建议他的一些萨哈巴,到红海对岸的阿克苏姆避难,这些萨哈巴正在被麦加多神教徒迫害。在穆斯林传统中,这被称为“第一次迁徙英语Migration to Abyssinia”。当时有23名穆斯林迁徙到阿比西尼亚,他们在那里受到了阿尔马英语Armah安·纳贾希的保护,后者之后还接受了伊斯兰教。同年的晚些时候,又有101名穆斯林走上了他们的后尘。大部分穆斯林在伊斯兰历7年/公元628年返回麦地那,但也有一些穆斯林在附近的塞拉(位于今索马里)定居(当时塞拉为巴巴里英语Barbaria (region)的一部分)。他们在到了塞拉后,于公元627年建造了双朝向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有两个基卜拉,因为他是在先知把圣城从耶路撒冷搬到麦加前所建造。据说他们还建造了非洲最古老的清真寺英语List_of_the_oldest_mosques#Africa,即位于厄立特里亚马萨瓦同伴清真寺[5]该清真寺的基卜拉也是指向耶路撒冷,虽现已不复存在,但穆斯林偶尔仍在该清真寺中举行祈祷活动,只不过拜的方向已经朝向麦加。[6]

Thumb
位于突尼斯凯鲁万凯鲁万大清真寺(又称奥卡巴清真寺), 由阿拉伯将军兼征服者奥卡巴·伊本·纳菲英语Uqba ibn Nafi建立于670年,是西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7]

伊斯兰历20年(公元641年),即第二位正统哈里发欧麦尔·本·赫塔卜时期,穆斯林军队占领了现在的埃及,后于次年占领了现在的利比亚。在第三位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时期,穆斯林将势力扩张到突尼斯。后来的倭马亚王朝接续了征服北非之路,在伊斯兰历61年(公元680年)左右占领了阿尔及利亚的部分地区,于次年占领了摩洛哥。伊斯兰历92年(公元711年),穆斯林从后者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到了10世纪,随着塞内加尔河畔的穆拉比特王朝兴起,伊斯兰教在当地的统治者的努力下在西非蓬勃发展。随后伊斯兰教透过贸易与传教在非洲的大部分区域缓慢地传播开来。[8]在此期间,欧洲人将这群住在北非与西非的穆斯林称为摩尔人[9]到了9世纪,穆斯林苏丹国开始在非洲之角建立,到了12世纪,基尔瓦苏丹国已经南扩到莫桑比克。伊斯兰教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借由桑给巴尔苏丹国传入刚果马拉维,尔后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英国将印度的劳动力(包括印度穆斯林)带到他们的非洲殖民地。

Thumb
索马里摩加迪沙团结清真寺是非洲之角最大的清真寺

伊斯兰教很早就在希吉拉后不久,从阿拉伯半岛传入索马里北部沿海地区。位于塞拉双朝向清真寺可以追溯到7世纪,是该市最古老的清真寺。[10]9世纪末,据叶耳孤比写道,穆斯林大多居住在索马里北部沿岸,[11]他还提到阿达尔苏丹国的首都就在该城[11][12]──这表明了该苏丹国至少可以追溯到9-10世纪。根据I·M·路易斯表示,该政体由当地王朝英语Walashma dynasty统治,并该王朝还统治著在南部沿岸巴纳迪尔地区摩加迪沙苏丹国。阿达尔苏丹国的特征为从其建国之初就一直与该国的邻居阿比西尼亚进行接连不断的战争。[12][13]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穆斯林贸易网络透过血统、贸易与苏菲兄弟会的联系不断巩固,促使穆斯林在西非达到颠峰时拥有庞大的政治影响力与权力。在欧麦尔二世时期,当时的非洲总督伊斯梅尔·伊本·阿卜杜拉以其公正的管理赢得柏柏尔人对伊斯兰教的皈依。其他早期的著名传教士(包括阿卜杜拉·本·亚辛)也让大量的柏柏尔人皈依伊斯兰教。[14]

Thumb
埃及阿斯旺埃尔塔比亚清真寺英语El-Tabia Mosque

伊斯兰教在非洲的历史以及该宗教如何传播(尤其北非与非洲之角)之说法一直存在争议。非洲伦敦宗教基金会负责人阿布·阿卜杜拉·阿德拉布英语Abu-Abdullah Adelabu在《面对约鲁巴帝国与王国的伊斯兰运动》一书中,写说伊斯兰教于早期传入尼日利亚。他支持阿拉伯人类学家阿卜杜胡·巴达维的观点,即早期穆斯林传教士的传教能如此顺利,得益于苏丹北部库施王国的衰弱与政治上有多元文化的阿拔斯王朝在非洲的影响。根据其说法,这些人在9世纪中叶向西迁徙,进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形成几股移民潮。[15]阿德拉布指出,阿拔斯王朝为第二个伟大的王朝,其统治者有着哈里发之头衔,阿拔斯王朝的昌盛与影响促进了跨文化穆斯林从尼罗河谷到尼日尔的和平迁徙,与阿拉伯商人从沙漠至贝努埃河的繁荣旅程。其说法似乎与传统的历史观点一致,即公元647-709年间,在倭马亚王朝征服北非后,基督教在非洲的发展英语Christianity in Africa实际上被终结了好几个世纪。[16]一些人认为他们采纳伊斯兰教是出于加强贸易的愿望,因为伊斯兰教提供了规范商业活动的道德行为准则,尤其是在信贷与安全方面。[17]

Thumb
桑给巴尔石头城马林迪清真寺英语Malindi Mosque之尖塔

同样地,在斯瓦希里海岸,伊斯兰教向内陆发展、传播,取代掉原本的非洲传统宗教[18]伊斯兰教在非洲的扩张不仅在非洲形成新的社区,而且还根据伊斯兰教的模式重组了现有的非洲社区与帝国。[19]事实上在11世纪中叶,加奈姆帝国就皈依了伊斯兰教,后来更靠近西非的博尔努帝国的统治者也信奉了伊斯兰教。[14]随着这些国家纷纷信奉伊斯兰教,其臣民也纷纷跟上。14世纪的探险家伊本·白图泰在赞扬非洲人对伊斯兰教的狂热时说,清真寺在每逢礼拜五就会人山人海,如果不早点到那里,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坐下。[14]

16世纪,瓦达伊王国卡诺王国英语Kingdom of Kano皆皈依伊斯兰教,后来在18世纪,由奥斯曼·丹·福迪奥领导的尼日利亚索科托哈里发国在除播伊斯兰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14]

如今的伊斯兰教为北部非洲的主要宗教,主要集中在北非、非洲之角、萨赫勒与西非。[20][21][22]

Remove ads

特点

Thumb
建立于10世纪的桑科雷大学,位于马里通布图,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之一,桑科雷清真寺、金盖雷贝尔清真寺英语Djinguereber Mosque西迪叶海亚清真寺英语Sidi Yahya Mosque三座清真寺共同组成了廷巴克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imbuktu。在阿拉伯语和其他与穆斯林有关的语言中,Madrasa代表着学校大学

自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以来,其在非洲已经存在了许多时间,以至于一些学者认为他是非洲的传统宗教之一。[23]

虽然非洲大多数穆斯林都是无教派逊尼派[2]苏非派,但非洲伊斯兰教的复杂性主要是在各种思想流派、传统与声音中,这些东西在许多非洲国家中不断争夺主导地位。此外,非洲伊斯兰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被普遍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所改变。[19]

非洲的伊斯兰教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与信仰体系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非洲大陆自己独有的正统教义。非洲的不同社会一般都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更激进的方式(如马格里布与撒哈拉的穆拉比特王朝)利用伊斯兰教。[3]

此外,非洲的伊斯兰教既有地方层面也有全球层面:在地方层面上,专家们认为穆斯林(包含非洲穆斯林)的活动具有相当的自主性,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来管理其宗教活动;在全球层面上,非洲穆斯林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会密切关注影响穆斯林世界的全球问题与时事。随着全球化与讯息技术方面的发展,非洲穆斯林与更广泛的穆斯林世界建立并保持密切关系。[19]

分析人士认为,非洲穆斯林与亚洲、中东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一样,似乎正陷入一场有关伊斯兰教未来发展方向的激烈斗争。该斗争的核心乃穆斯林应如何实践自己的信仰。学者们断言大多数人似乎更愿意保持伊斯兰教以往的温和、宽容的态度。然而有些规模较小但不断壮大的的团体更希望见一种更严格的宗教形式,即一种能够影响、控制社会所有方面的宗教。[19]

Remove ads

伊斯兰教法

Thumb
于13世纪建成,位于加纳拉拉班加清真寺为西非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伊斯兰教法广泛影响着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法典,但影响的程度多寡就大相径庭了。在非洲,大多数国家将伊斯兰教法的使用局限在“个人地位法”的范围中,如结婚、离婚、继承与子女监护等问题。除了西非的尼日利亚北部以外,非洲的世俗主义似乎并未面临任何威胁,尽管新的伊斯兰复兴正在穆斯林人口的一部分产生巨大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同居与共处仍然是比较和平的。[19]

尼日利亚是非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1999年,尼日利亚北部各省通过了伊斯兰教法刑法,但很少进行惩罚。事实上,数十名被判有通奸罪并判处石刑的妇女后来都被释放。埃及是非洲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并宣称伊斯兰教法是其立法的主要来源,但实际上其刑法与民法很大程度上是以法国法律英语Law of France为基础。[19]尽管最近的研究发现,拿破仑在制定法国刑法与民法时,实际上主要依据其在埃及接触到的马立克法律[24]

教派

Thumb
位于尼日利亚阿布贾阿布贾国家清真寺

非洲穆斯林大多数为逊尼派,也有不少是伊巴德派[25]此外,伊斯兰教中的神秘派系:苏非派也占有很大比重。在非洲大陆的大多数逊尼派社区中,马立克派是占主导地位的教法学派,而沙斐仪派则盛行于非洲之角、非洲东部、斯瓦希里海岸。此外埃及西部同样也遵循哈乃斐派

唯独可兰经

唯独可兰经是一个总括术语,为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他赞同以《古兰经》为导向的伊斯兰教形式,并且通常会摒弃圣训。由于唯独可兰经有多种形式,其实际信条上可能并非完全一致。[26]

无教派穆斯林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非洲有13个国家中,有至少20%的穆斯林人口信奉非教派形式的伊斯兰教,即无教派穆斯林。这些国家与穆斯林人口所占比例包括:马里(55%)、尼日利亚(42%)、喀麦隆(40%)、突尼斯(40%)、几内亚比绍(36%)、乌干达(33%)、摩洛哥(30%)、塞内加尔(27%)、查德(23%)、埃塞俄比亚(20%)、利比里亚(22%)、尼日尔(20%)和坦桑尼亚(20%)。[2]

苏非主义

Thumb
位于苏丹尼罗河谷的喀土穆-卡里马英语Karima清真寺

苏非派注重的是伊斯兰教的神秘元素,其在西非与苏丹有许多教派与追随者,与其他教派相同的是,他们努力透过冥想与情感来认识真主。苏菲派教徒也可能是无教派穆斯林、逊尼派或什叶派,其仪式可能包括吟唱、音乐、舞蹈和冥想。[19]

非洲的许多苏非派都是融合派,他们将苏非派与传统民俗信仰结合。萨拉菲运动批评这些苏非民俗学家,称其将“非伊斯兰”信仰融入自己的习俗中,如庆祝几件大事、参观“伊斯兰圣人”的圣地、在祈祷时跳舞(旋转的苦行僧)等等。[27]

西非与苏丹拥有各种苏非教派,但中东伊斯兰教教义更为严格的分支对此表示怀疑态度。西非的大多数教派都强调精神导向、玛拉巴特或拥有超自然力量的人的作用,这被视为非洲化的伊斯兰教。在塞内加尔与冈比亚穆里德主义苏非派声称拥有数百万信众,并因其对穆里德主义创始人阿马杜·班巴英语Amadou Bamba的崇拜而招致批评。泰赞尼派是西非最受欢迎的苏非派,其在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与冈比亚拥有大批追随者。[19]

Remove ads

萨拉菲运动

最近,在许多穆斯林非政府组织,如世界穆斯林联盟、世界穆斯林青年大会、马卜和伊斯兰学校联合会,主要由阿拉伯海湾国家的萨拉菲政府资助下,萨拉菲主义开始在非洲传播。这些萨拉菲主义大多以沙特阿拉伯为基地,并宣扬一种保守改革英语Reform (religion)主义,认为苏非派是“异端邪教”,与他们对传统伊斯兰教的解释背道而驰。[19]这些非政府组职在非洲建立了以萨拉菲派为主的清真寺与伊斯兰中心,许多的工作人员都是清教徒式的非洲穆斯林,并在中东事先培训过。为了进一步发展之,还提供到中东伊斯兰大学学习的学术奖学金。[19]

另一方面,非洲学学者将萨拉菲理想的流行归因于当地的文化因素和非洲萨拉菲著名学者、改革派、组织与知识分子的社会努力,以及他们与穆斯林世界各种伊斯兰学者的宗教联系。[28]

著名王国/苏丹国

按国家排列的非洲穆斯林人口列表

Thumb
非洲逊尼派什叶派唯独可兰经马哈达维派英语Mahdawi movement/阿赫迈底亚伊巴德派无教派穆斯林分支分布情况图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2015年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中有三个在非洲:尼日利亚(估计有9002万穆斯林,占总人口的50%)、埃及(8387万;95.1%)与阿尔及利亚(3721万;97.9%)。[29]

更多信息 穆斯林人口, 总人口 ...
Remove ads

另见

注脚

参考书籍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