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面蛸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面蛸科
Remove ads

面蛸科学名Opisthoteuthidae),又称为小飞象章鱼雨伞章鱼,为栖息于远洋带的章鱼。面蛸科的特征在于其触腕之间具有薄膜,当触腕张开时外型就像一朵雨伞。

事实速览 面蛸科, 科学分类 ...
Thumb
长面蛸英语Opisthoteuthis extensa Opisthoteuthis extensa
Thumb
水母面蛸英语Opisthoteuthis medusoides Opisthoteuthis medusoides
Remove ads

描述

面蛸科为一群触腕间具有薄膜的章鱼,当触腕向外张开时看起来就像是一朵雨伞。在体内具有U型或W型的小壳英语Cirrate shell用来维持外套膜的外型并与触腕肌肉相连结[1]。它们的外皮十分脆弱,当受到伤害时会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浮现[1]。面蛸科属于有翅亚目,具有可运动的英语Cephalopod fin[2]

行为

防卫机制

当面蛸感受到威胁时,它们透过将触腕向内蜷曲使触腕间薄膜的面积尽可能的增大,并透过鳍来维持身体平衡,这样的状态可以维持约5.5分钟。另一种防卫方式是将触腕向外蜷曲,使得薄膜得以将外套膜包覆。这些防卫行为在进行人工喂食时也可观察到,但也可能是因为个体本身在被捕捉及被放入水族箱观察时承受了不少压力[1]

休憩[1]

当于海床上休憩时,面蛸有两种休憩形式:贴于海床或是悬浮于海床上。贴于海床上时,面蛸会将外套膜竖起,并将触腕蜷曲,触腕会是唯一与海床接触的身体部位,鳍会平行舒张以维持平衡。悬浮于海床上时,则会完全张开触腕间的薄膜,再将触腕卷向身体中心,使张开的平面与海床平行;外套膜稍后倾,鳍则用以维持身体稳定。

栖息与分布地

面蛸科栖息于深海的物种,曾在太平洋水深4,800米(15,700英尺)的克拉利恩-克利珀顿破裂带英语Clipperton_Fracture_Zone发现[2],它们也曾于南海发现[3]。面蛸科物种多半栖息于水深3,000至4,000米(9,800至13,100英尺)的海域并时常悬浮于海床之上。

分类学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