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調
Remove ads

波调(韦苏提婆一世)贵霜巴克特里亚文: Βαζοδηο Bazodeo;中婆罗米文: Vā-su-de-va中文: 波调 Bodiao;活跃于200年前后)是贵霜帝国的一位帝王,最后一位被称为“贵霜大帝”的人物[3]。以迦腻色迦纪年64年至98年的铭文表明,他的统治时间至少从公元191年到公元232年。他统治北印度和中亚,在巴尔赫巴克特里亚)铸造钱币。他可能必须应对崛起中的萨珊王朝,及贵霜-萨珊王朝对其领土西北部的首次入侵。[3]

事实速览 波调(韦苏提婆一世), 统治 ...
Thumb
Hashtnagar
Hashtnagar
Mamane Dheri
Mamane Dheri
提及韦苏提婆一世为统治者的铭文的位置。

他的前任胡毗色伽的最后一份铭文是在迦腻色迦纪年60年(公元187年)书写的,而中国的记载表明他直到公元229年仍在统治。

他的名字"Vāsudeva"取自印度教的著名神祇Vāsudeva,即黑天, 他是第一位以印度神祇的名字命名的贵霜国王。他在位期间皈依了印度教。[1][4]他的名字强化了其权力中心在马图拉这样一种观念.[3]

Remove ads

与中国的联系

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记载,他在公元229年(太和三年)向中国曹魏皇帝曹叡进贡:“(十二月)癸卯,大月氏王波调遣使奉献,以调为亲魏大月氏王。”

他是最后一位出现在中国史料中的贵霜统治者。[3]他的统治与中国势力从中亚的撤退相吻合,有学者认为波调可能填补了中亚地区的权力真空。[3] 这一时期法藏部佛教团体在中亚的大扩张也与此有关。

铸币

波调的铸币包括第纳尔和四分之一第纳尔,以及币。波调几乎完全移除了迦腻色迦和胡毗色伽铸币中展示的神系。除了几枚印有Mao和Nana肖像的硬币外,波调的所有铸币背面都有Oesho,他通常被认为是湿婆[1][2]在铸币正面,波调恢复了迦腻色迦的皇家形象,帝王站立着,在祭坛上献祭,他拿着三叉戟,而不是迦腻色迦的长矛,而且他看起来像圆光。有时还会在小祭坛上添加另一个三叉戟。波调统治的末期,在自己的铸币上引入了南迪的脚符号()。[5][6]

萨珊王朝入侵西北

波调是最后一位贵霜帝国皇帝,他的统治结束与萨珊王朝入侵印度西北部的事件相吻合,印度-萨珊王朝或贵霜-萨珊王朝于公元240年左右建立。[3]波调可能已经失去了巴克特里亚的领土,将首都巴尔赫割让给了贵霜-萨珊王朝的阿尔达希尔(Ardashir)一世。此后,贵霜王朝的统治范围将仅限于其东部领土,即旁遮普的西部和中部。

雕像

韦苏提婆一世 (Vasudeva I) 佛像,底座铭文:“大王、天神之子Vasudeva( Mahārājasya Devaputrasya Vāsudeva,从第一行开始)的93年(𑀲𑀁𑁣𑁔)。”马图拉博物馆。底座照片

波调相对和平的统治,以的重要艺术作品作为标志,特别是在雕像领域。[3]几尊佛像可追溯到波调统治时期,是佛教艺术年代学的重要标记。[9]

马图拉博物馆还发现了韦苏提婆一世佛像底座上的铭文:“在Maharaja Devaputra Vasudeva的第93年...”,可能对应于公元171年或公元220年,较新的研究认为迦腻色迦时代始于公元127年。[10]同样来自马图拉的一尊部分完整的释迦牟尼雕像,日期标为“94年”,但没有具体提到韦苏提婆。[11]

在马图拉发现的耆那教雕像上,也有以韦苏提婆的名义献祭并注明日期的标记。[12][13]

可追溯至韦苏提婆一世统治时期的雕像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