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韦氏翼龙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韦氏翼龙(学名:Wellnhopterus,直译:“韦尔恩霍费尔之翼”)是德克萨斯晚白垩世西猯组发现的一种神龙翼龙科翼龙,先前曾被鉴定为一种掠海翼龙亚科。已知化石包括一对上颌及下颌骨(TMM 42489-2)以及一些颈椎(TMM 42489-2.3至42489-2.8)和一根破碎的长骨(TMM 42489-2.9)。颌骨于2021年6月被赋予“西猯翼龙”("Javelinadactylus")的属名,模式种兼唯一种为“萨氏西猯翼龙”("J. sagebieli"),然而此论文现已撤稿。[1]2021年12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完整正模标本被独立命名为韦氏翼龙(Wellnhopterus),唯一种是短喙韦氏翼龙(W. brevirostris)。[2]此名于2022年成为该翼龙的正式学名。
Remove ads
发现与命名

1986年3月,标本清修师罗伯特·雷尼(Robert Rainey)在布鲁斯德县发现一只大型翼龙的颌骨及颈椎。1991年,彼得·韦尔恩霍费尔(Peter Wellnhofer)在其著作《翼龙图解百科全书》(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Pterosaurs)中以图片形式阐述了该发现,并在图片说明中将其归入风神翼龙未定种(Quetzalcoatlus sp.)。[3]其插画师约翰·席比克(John Sibbick)因此将风神翼龙重建为拥有过钝吻部的形象,该错误也在许多科普作品中重复出现。亚历山大·克尔纳(Alexander Kellner)与小万恩·蓝斯顿(Wann Langston Jr.)于1996年指出,此遗骸所在地层比出土风神翼龙未定种的地层更为古老,且代表一个有较短吻部及颈部的物种。[4]2004年,克尔纳仅根据自己重建的颅骨材料将其鉴定为古神翼龙科成员。[5]2006年,大卫·马提尔(David Martill)与德恩·耐许(Darren Naish)得出结论称其吻部更近似妖精翼龙而非风神翼龙,并称该分类单元为“西猯组的妖精翼龙”("Javelina Tupuxuara")。[6]布里安·安德列斯(Brian Andres)于2012年研究了这些化石,无论是在包括颈椎还是仅输入颅骨材料的情况下,系统发育分析均将此分类单元恢复为神龙翼龙科成员。[7]马克·威顿(Mark Witton)在2013年同样支持将其鉴定为神龙翼龙科而非掠海翼龙科,并将其与其它“钝颌”神龙翼龙科进行比较。[8]
正模标本TMM 42489-2发现于马斯特里赫特阶中期西猯组的一层中,由成对前颌骨前部、成对上颌骨及颧骨、下颌骨联合前部及齿骨支组成。遗骸处于关节部分连接状态。包括颌骨及颈椎在内的完整标本于2021年12月由布里安·安德列斯及已故的小万恩·蓝斯顿命名为短吻神龙翼龙科短喙韦氏翼龙(Wellnhopterus brevirostris)的模式种。属名Wellnhopterus组合韦尔恩霍费尔的姓氏及希腊语pteron,意即“韦尔恩霍费尔的翅膀”,种名brevirostris组合拉丁语单词brevis(短的)及rostrum(喙),意即“有短喙的”,指文献中对其“短面动物”的描述。[2]
Remove ads

2021年7月,模式种“扎氏西猯翼龙”("Javelinadactylus sagebieli")由赫伯特·布鲁诺·纳西门托·坎波斯(Hebert Bruno Nascimento Campos)根据TMM 42489-2命名并描述为一种掠海翼龙亚科,但在该论文中颈椎(标本TMM 42489-2.3至2.7)不被视为正模标本的一部分。属名组合西猯组及拉丁化希腊语daktylos(手指),后者是翼龙学名的常见后缀。种名致敬得克萨斯大学古脊椎动物博物馆馆长詹姆斯·克里斯多佛·扎格比尔(James Christopher Sagebiel)。它是继风神翼龙后自白垩纪最末期德克萨斯州命名的第二个翼龙物种。然而,坎波斯的论文于2022年7月因以下原因撤回:[1]
“编者已撤回该论文,因为作者对报道的数据无所有权。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已证实这一点。此外,本文还根据标本TMM 42489-2的照片描述了一个新物种。该标本已在本文提交前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被描述并命名为短喙韦氏翼龙(Wellnhopterus brevirostris, gen. et sp. nov.),其本身也是一项更大型研究的一部分。赫伯特·布鲁诺·纳西门托·坎波斯同意此次撤回。本文在线版本包含所撤回文章的全文作为补充信息。”[1]
Remove ads
分类


安德列斯与小蓝斯顿将该分类单元恢复为一种神龙翼龙科。[2]
分支图如下:[9]
神龙翼龙超科 |
| |||||||||||||||||||||||||||||||||||||||||||||||||||||||||||||||||||||||||||||||||
Azhdarchoidea |
古生物学
韦氏翼龙很可能种掠食动物,因为“钝颌”神龙翼龙科被认为会专门捕食相应比例的大型猎物。[8][10][11]其与风神翼龙及一个疑似的额外翼龙分类单元的共存,被用作马斯特里赫特阶翼龙多样性比传统上所认为的更高的例子。[12]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